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经济

四川计划建设十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5-09-29 23:36:39】 【来源:四川日报】

  9月28日举行的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省政府关于《四川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2024—2035年)(送审稿)》编制情况的报告。其中,首次系统地对四川省城乡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对省级以上保护对象共583处明确分类保护措施、探索建立预保护名录管理机制等内容引发关注。

  规划送审稿有哪些亮点?编制背后又有哪些现实考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邓立军介绍相关情况。

  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对资源进行系统全面梳理,是规划最大亮点。规划送审稿全面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对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以及蜀道、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川盐古道等跨区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等重点任务进行规划衔接和项目落实。同时,首次系统地对四川省城乡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完善省级以上保护对象名录,填补此前相关工作的空白。在落实“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要求基础上,按照“时段全贯穿”的新理念,率先把三线建设历史遗存、震后恢复重建典型案例等纳入保护对象增补名录,科学拓展四川省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对象范畴,最终形成22大类49小类的省级以上保护对象名录体系。

  全域统筹,空间布局科学合理,是规划送审稿的另一大亮点。规划送审稿提出“一核、四廊、五区、多点”总体保护格局,明确成都平原作为四川历史文化核心聚集区的重要地位,精准提出四个廊道和五大片区指引,突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等点状斑块的重要性,对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传承工作进行全面统筹。

  “规划送审稿构建了四川特有的价值体系和保护格局,明确了四川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的策略、任务和实施路径。”邓立军表示。

  邓立军介绍,此次规划主要围绕构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推动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等工作,按照2027年、2035年两个时间节点设置了阶段性目标。规划送审稿提出,到2027年,初步形成四川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完善保护传承体系名录,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活化利用经验;到2035年,全面建成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四川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各个历史时期具有重要价值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系统性保护、充分利用和传承发展,不敢破坏、不能破坏、不想破坏的体制机制全面建成。具体目标方面,至规划期末,全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数量达到10座,名城总数达到40座,历史文化街区数量达到120片。

 
 
 
推荐阅读
 
成都地区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水蕨
亚冠精英联赛正赛启幕 成都蓉城主场首秀
百年人寿资阳中支开展中秋公益慰问活动
泰康推出泰盈人生年金险 个人养老金再添新伙伴
 
· 四川造国内首架载客飞行汽车下线
· 内江市虚拟电厂正式上线运行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圆满完成出舱活动
· 第十五届全运会四川体育代表团成立
 
热门点击
  1. 第三届中国四川国际熊猫消费节在蓉启动
  2. 确定六大工程实验室 四川产业转型升级有
  3. 中国资本市场正吸引全球目光
  4. 兴业银行成都分行提供二十亿元战疫资金
  5. 成都多条道路改单向通行 交警介绍避堵指
  6. 国庆假期第三天四川省内景区游人如织
  7. 成都国际时装周在成都正式盛大开幕
  8. 四川落实定向降准政策 小微企业融资难得
  9. 泸州老窖大降价 与茅台五粮液争市场
  10. 今年上半年成都经济稳中有升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