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经济

打造公园城市安逸家园 今后四川城市工作这样干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5-11-11 19:36:57】 【来源:四川在线

  2015年以来我省城镇化率提升了11.83个百分点。此外,四川近年来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发展能级显著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城市生态宜居水平显著提升,城市文化魅力显著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站在新的起点上,四川如何推动城市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11月10日,在成都召开的省委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着力在全面打造“公园城市、安逸家园”上下功夫,加快建设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是什么?

  城市既有“颜值”也有“内涵”

  会议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聚焦打造“公园城市、安逸家园”,立足自身定位、突出特色发展,切实塑造城市名片、增强城市魅力,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动局面。

  那么,“公园城市、安逸家园”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要求城市既要有‘颜值’也要有‘内涵’。”在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看来,“公园城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首次提出的重大理念,是对城市发展高级形态的目标定位,是对四川城市发展的总期许、对四川城市工作的总引领,必须作为四川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统揽。

  “这里面饱含着总书记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殷殷嘱托。”自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罗志敏说,建设“公园城市”,必须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特别是,要依托四川各地的好山好水好风光,厚植城市绿色生态本底,推动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促进城市风貌与公园形态交织相融。最终,实现城市发展内涵、管理运营模式、社会治理方式的整体性重塑和体系化再造。

  “安逸家园”又该如何理解?

  与会者认为,“安逸家园”突出“安逸”这一鲜明四川特质,彰显了坚持以人为本、方便宜居、共建共享的城市发展鲜明导向。因此,必须把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建城营城兴城,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品位,使其既有拼经济搞建设的“快节奏”、又有浓郁烟火气的“慢生活”,确保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安逸。

  内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张标则注意到,“安逸家园”是对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的全省文旅品牌“安逸四川”的丰富与延伸,而这也赋予了“安逸家园”拼经济搞建设的“快节奏”和浓郁烟火气的“慢生活”的双重属性,可谓动静相宜、张弛有度。

  为什么?

  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握四川特征

  那么,四川为何聚焦打造“公园城市、安逸家园”?

  “营造人人享有的高品质生活空间,构建人人都能感受温度的公共服务体系,塑造人人归属认同的城市文化。”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邓立军表示,打造“公园城市、安逸家园”,是推进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城市建设的四川路径。

  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杨立则认为,这既是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全面贯彻落实,也是准确把握四川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站在新的起点科学谋划四川城市工作的具体作为。

  先看党中央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城市发展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特别是,2018年来川视察时,在四川首次提出建设“公园城市”的理念,强调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

  论及四川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两组数据让与会者记忆深刻:2015年至2024年,四川新增城镇常住人口超过1100万人;2024年城镇化率仍低于全国6.9个百分点。

  “四川与全国一样,正处于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刘艺看来,四川的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这让四川必须在对标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省情实际,找准推动城市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怎么干?

  聚焦七大重点,精准发力、综合施策

  会议提出,要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发力、综合施策,着力抓好7个方面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四川城市高质量发展。

  这七个方面重点,分别是着力优化全省城市体系、激发城市发展动力活力、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提高城市安全韧性水平、深化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提升城市精细治理效能。

  “有了体系,开展城市工作就有了明确的载体。”眉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胡徐说,眉山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刚突破50%,不及全省平均值,根源在于城市承载力不足。因此,接下来,当地将以全市的县城和重点乡镇为载体,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力争实现城镇化的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提到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等话题,达州市委书记邵革军深有感触。目前,达州共有“握手楼”超1680栋、345万平方米。而作为老工业城市,达州钢铁、化工等产业布局较多。近年来,达州启动实施“握手楼”改造项目,同步完成老达钢整体搬迁任务,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接下来,达州还将继续做好“握手楼”改造和环境治理工作,加快提升城市承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安全是红线,更是底线,必须守牢。”泸州市委书记刘筱柳介绍,泸州已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项目200个,中心城区建成海绵城市达标面积73.5平方公里,应对极端天气能力不断提升。接下来,当地将继续从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等领域入手,继续提升城市安全韧性。

  谈到深化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提升城市精细治理效能,成都市委负责人提到,成都已实现东郊记忆工业遗存文化再生、祠堂街考古式修复、工人村“原拆原建”、玉林东路挖掘“老成都记忆”,并借助数字化等手段延伸治理触角。接下来,成都将继续秉承不搞“大拆大建”的理念、用好用足数字化手段,让更多老建筑“火起来”、基层治理更精细。

 
 
 
推荐阅读
 
成都市明确普通住宅土地增值税优惠条件
理性消费背后 成都商业展现双轮驱动新格局
成都混团世界杯即日开票 中国队阵容公布
当豆瓣遇上咖啡 成都文旅玩出喜剧新花样
 
· 泰康溢彩千家助老公益项目落地自贡
· 王小保为四川拿下全运会第五金
· 成都市武侯区青少年乒乓球联赛收官
· 手抓大闸蟹 电子科大发起捕蟹招募令
 
热门点击
  1. 第三届中国四川国际熊猫消费节在蓉启动
  2. 确定六大工程实验室 四川产业转型升级有
  3. 中国资本市场正吸引全球目光
  4. 兴业银行成都分行提供二十亿元战疫资金
  5. 成都多条道路改单向通行 交警介绍避堵指
  6. 国庆假期第三天四川省内景区游人如织
  7. 成都国际时装周在成都正式盛大开幕
  8. 四川落实定向降准政策 小微企业融资难得
  9. 泸州老窖大降价 与茅台五粮液争市场
  10. 今年上半年成都经济稳中有升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