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正式印发。
能源化工是四川六大优势产业之一,化工园区作为化工产业的集聚区,在促进安全统一监管、环境集中治理、上下游协同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全省已认定化工园区35家、扩区调整9家。
《四川省化工园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自2021年施行,《四川省化工园区认定管理办法》2023年印发。此次为何出台新的《办法》?未来,化工园区又要如何建设与管理?
推动化工园区由规范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四川省化工园区地理位置、用地条件、主导产业差异较大,明确认定管理办法,是为了给出“施工图”,引导化工园区规范发展。
不过,“施工图”也需要根据情况动态调整。
这并不是四川第一次更新化工园区“施工图”。2023年6月,四川就在2021年印发的《四川省化工园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基础上作出调整,出台《四川省化工园区认定管理办法》。当时,四川已认定一批化工园区,化工园区规划布局、配套设施等已有显著提升,但依然存在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监管能力不足等问题,亟须出台政策引导规范发展。
“此次《办法》的出台,也是新形势下的再调整、再突破。”记者从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化工产业处了解到,新形势指向“规范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两个关键词。
2025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自然资源部办公厅等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化工园区规范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要推动化工园区由规范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包括持续做好化工园区规范化建设和认定管理、开展化工园区评价及改造等。
根据最新要求和有关规定,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会同省直相关部门系统梳理了涉及化工园区认定管理的法律法规、职责任务和相关标准,积极借鉴山东、江苏、重庆等省(市)关于化工园区认定管理全过程、全周期的经验做法,结合四川实际,修订起草了《办法》。
新增化工园区和入园项目全过程动态管理
《办法》共十章36条,包括总则、基本原则、建设标准、申请资料、认定、扩区与调整、复核、工作程序、监督管理、附则。其中,“安全风险可控、绿色循环发展、规划布局科学、能力齐备先进”是化工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四大基本原则。
《办法》调整优化了部分标准。在认定方面,《办法》规定申请认定的化工园区规划面积原则上不少于2平方公里。在扩区条件中,删除以往“扩区面积原则上不超过10平方公里”的规定。
“随着园区企业加大项目投资力度,一些化工园区扩区需求迫切,规范扩区、优化扩容将为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打开空间。”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化工产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办法》调整优化了程序,进一步明确安全环保底线要求,强化监督管理。
《办法》还新增了化工园区和入园项目全过程动态管理。记者注意到,《办法》强化入园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严格项目准入和退出,鼓励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污染物排放少、安全风险低的项目,严控限制类项目,严禁淘汰类项目。同时,明确“管进管出、优胜劣汰”原则,对限期整改不达标和逾期未整改到位的,取消化工园区资格。
“这有利于促进园区持续改进提升,保障化工园区健康发展。”业内人士指出,《办法》的出台,将对规范四川省化工园区建设和管理,提升化工产业安全环保和集约集聚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