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名片!”11月14日,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内,成都特隆美储能技术有限公司、金时科技等企业代表与中东欧政商界代表互换名片,双方笔记本上都记满合作意向要点。当天,60家川企与18位中东欧政商界代表齐聚“一带一路”中国(成都)—中东欧国家工商界对话会,围绕新质生产力产品出海、产业链协同两大核心议题,展开精准对接,现场商洽气氛热烈。
由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克罗地亚等7国的18位政商界代表组成“中东欧多国政商界联合考察团”于11月12日至15日到访成都,深度探寻四川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搭建双向合作桥梁。
最受川企关注的核心亮点是,考察团明确释放合作强信号,为四川新质生产力产品开辟欧洲强通道,同时以物流合作为纽带,构建高效蓉欧合作平台。
此前一天的产业考察中,四川新质生产力成果已引发考察团热议。在成都沃飞长空展厅,国内首款大型载客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前人头攒动。“它目前电池容量是多少?”“面向欧洲买家的定价是多少?”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等国代表接连发问,部分代表钻进驾驶舱试乘,在模拟驾驶器上体验“空中爬升”。
“希望五年内就能在欧洲街头见到这类产品,让更多人体验中国创新成果。”罗马尼亚—中国之家国际关系专家米莉・阿李萝莎坐在舒适的飞行器座舱内,看着星空顶设计直言,“中国制造不仅品质过硬、产能出色,还带有奢华感,完全可以和奢侈品牌联系起来。”克罗地亚议员伊万・拉昌更是看好其市场前景:“只要性能可靠、安全可控,必将占据全球市场主导地位。”
对话会上,考察团团长斯洛文尼亚社会民主人士党副主席、国民议会副议长梅伊拉•霍特的表态为出海川企吃下“定心丸”:“我们已准备好签署具体谅解备忘录,为投资者对接经过核验的本地合作伙伴,推动合作意愿到务实合作工作。”她表示,以创新基础设施、智能互联互通和绿色货运通道试点为核心的“现代丝绸之路”,更高效、可持续地连接彼此。这也与四川中欧班列枢纽优势高度契合,是川企产品出海的物流强保障。
“我们的焊接机器人已与斯洛文尼亚客户实现长期合作,这次对接会让我们更有信心。”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世海向记者介绍,目前中东欧国家传统工业绿色化、数字化转型需求强烈,而四川产业体系完备、创新能力突出,双方互补性显著。对话会上,考察团团长梅伊拉•霍特强调的“加强人文联系是合作关键”,更让邓世海看到与中东欧国家长期合作的保障:“稳定的合作离不开文化互信,这正是我们拓展欧洲市场最看重的。”
斯洛文尼亚议会斯中友好小组主席米罗斯拉夫・格雷戈里奇在考察四川完整产业链后深有感触:“中国将超3%的GDP投入研发、科技创新,这一举措至关重要。唯有持续加大此类投入,才能持续催生新想法、研发新产品、构建新模式,进而为发展注入动力,这一经验值得欧洲借鉴。”
从展厅内的技术问询到对话会上的合作邀约,川企与中东欧国家的协作路径愈发清晰——以智能制造、新能源、物流合作为重点,通过联合贸易展会、供需对接平台等务实举措,推动四川与中东欧国家务实合作,让新质生产力成为蓉欧合作的“硬通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