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第十届四川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在四川成都成华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成华经开区)开幕。同期,2025成华区机器人科创周启幕。这场集赛事、人才对接、产业洽谈于一体的科技盛会,不仅汇聚全省青年科创力量,更搭建起“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平台,为成都建设西部机器人产业高地注入新动能。
51校614支战队逐鹿 10年赛事筑牢青年科创基石
第十届四川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由四川省教育厅主办,西南石油大学联合成华区人民政府承办。本届大赛吸引了全省51所高校的614支战队参赛,通过16场竞技赛事全方位展现大学生在机器人技术研发、应用创新等领域的硬核实力。
作为赛事承办方之一,西南石油大学已伴随大赛走过10年征程。该校以“石油魂”厚植科技教育根基,凭借专业技术实力全程护航赛事组织与保障工作。此次再度承担主场任务,西南石油大学在赛事传承与创新上双向发力,既延续了对青年科创能力的培养目标,也通过优化赛事流程、升级竞技设备,让赛事兼具专业厚度与创新温度。
“机器人是我们探索科技的‘笔’,能在这样的平台上和全省精英交流比拼,收获特别大。”参赛学生代表说。多位指导教师表示,大赛为高校机器人教学成果转化提供了实践窗口,助力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推出七大核心活动 科创周搭建全链条服务平台
以第十届四川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为起点,2025成华区机器人科创周推出七大核心活动,覆盖人才对接、产业合作、技能提升等多个方面。
活动将持续至11月3日。10月25日至26日,“智汇成华,才启未来”创新人才双选会搭建高校人才与企业需求的对接桥梁。10月27日,机器人产业创新项目入园洽谈会推动优质项目与成华经开区产业资源精准匹配。10月28日,西部高技能人才总部启幕活动将进一步完善区域人才服务体系。10月29日,“企悦龙潭·科创扬帆”创新成果出海对接活动将助力本地科创成果走向国际市场。11月1日至2日,成华智造·机器人技能冠军挑战赛将聚焦实操能力,选拔行业高技能人才。11月3日,知识产权驱动科技创新实战训练营将为企业、团队提供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的专业指导。同时,成都农商银行青龙支行在成华经开区成都机器人产业园现场设立“科技金融服务专区”,围绕“金融赋能机器人产业,助力科研成果转化与科创企业发展”主题,面向参赛高校团队、园区企业及科技人才,重点宣传推介机器人产业专属金融产品与服务方案。
成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科创周系列活动旨在“以赛事点燃引擎,以活动汇聚资源”,将科技蓝图转化为产业实践,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全链条服务动能。
7.77平方公里创新沃土 成华经开区构筑产业生态屏障
2025成华区机器人科创周的举办地——成华经开区成都机器人产业园,正是成都AI与机器人产业的核心承载地之一。在这片7.7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新要素正加速集聚。
数据显示,园区目前已集聚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81家高新技术企业与211家“四上”企业,共同构筑起多元产业矩阵。今年,园区内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携20余款产品亮相世界机器人大会,展现出成华机器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技术突破与产业迭代同步推进。今年以来,园区企业已联合科研机构攻克6项AI+机器人关键技术,成功研发5项四川首台套装备。在资源赋能方面,园区联动30余所高校打造产学研合作高地,并依托百亿专项基金叠加157亿基金矩阵,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园区的产业生态让我们的创新想法有了落地的土壤。”参与活动的多家企业代表认为,从技术研发到市场转化,园区提供的全周期服务能让企业“轻装上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