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5年全国两会,均把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作为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当前房地产行业正进入新阶段,应当以转型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模式,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进入新发展阶段将迎来重大转型窗口期
●从商业模式看
房地产企业正进入从“高杠杆扩张”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过去,房地产企业基于城镇住房短缺实际,形成“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发展模式。现阶段,住房发展的主要矛盾已从总量短缺转为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供给不足。市场环境倒逼房地产企业从单一追求规模和速度,转向更加注重品质、功能和服务。
●从供需关系看
房地产市场正进入从“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的过渡期。根据房地产行业咨询机构克而瑞2024年全国193个重点城市各房型交易数据,90平方米以下刚需户型占16.9%,110平方米以上较大户型占56.5%。可见,改善性住房成为房地产市场新动能。
●从政策导向看
房地产行业正处于“止跌回稳”、构建“新模式”的关键期。2024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以来,国家先后推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有效推动市场由低谷企稳回升。2025年一季度,全国50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增长3%,呈现由跌转涨的向好态势。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编制《好房子建设指南》,强力开启“好房子”时代,推进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不断具象化。
把建设“好房子”作为转型发展的全新赛道
●完善“好房子”技术标准
今年3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住宅项目规范》国家标准,这是未来住宅项目的底线要求。各地应尽快落实新国标,因地制宜完善本地“好房子”技术标准,细化容积率、层高、适老化等指标要求,重点支持绿色建筑、智能家居、适老化改造等技术应用。
●制定“好房子”建设工作方案
各地政府部门应加快研究制定本地“好房子”建设工作方案,完善推进机制,明确重点任务、行动计划、参与单位等建设内容,完善激励措施,加大投融资渠道、土地供应、项目审批等服务保障力度,推动住宅开发建设从“规模型”向“品质型”、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引导头部企业带头建设“好房子”
房地产行业产业链条长,涉及钢铁、建材、设计等60多个行业,在“好房子”建设领域,更应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形成企业联动发展新格局。
把改造“老房子”作为房地产转型发展的重要领域
●借力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围推动改造
今年3月,浙江省杭州市出台《2025年旧房装修和厨卫等局部改造所用物品材料购置补贴实施细则》,全面推动落实旧房装修补贴工作,重点补贴饰面砖、板材、集成吊顶、门窗等8大类物品和材料,每套房最高补贴2万元。各地可借鉴上述先进做法,将旧房装修纳入“以旧换新”名单,合理增加补贴品类,更好满足居民装修改造需求。
●以“成片连片”理念推动改造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把相邻老旧小区及其周边一体化谋划改造,打造14个成片连片老旧小区改造示范区。各地老旧小区更新改造也应加强整体策划,坚持因地制宜、因小区制宜,推动条件成熟的小区由单个小区改造向成片连片改造转变,实现由“改房子”向“改生活”拓展,全面带动“老房子”所在片区改造升级。
●以“新科技”赋能改造
适应新时代发展趋势,以科技赋能“老房子”改造升级,重点促进绿色低碳和智能技术推广应用,持续提升房屋品质性能和社区服务管理水平。比如,上海市在部分老旧小区改造中增加智慧大屏、智慧步道、智能生活垃圾厢房等多项智慧型功能设施,让居民享受更多高品质生活。
把提供“好服务”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
●推动物业服务多元化发展
今年3月,安徽省合肥市出台《“物业服务+生活服务”建设试点工作方案》,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向养老、托幼、家政、助餐等领域延伸。各地可以以此为参考,鼓励物业服务企业积极拓宽物业服务领域,探索适老、友好、健康、智慧等不同特色产品,开展多元化业务,打造高品质生活圈。
●探索物业服务收费市场化改革
2021年,上海市出台《关于推动形成按质论价、质价相符、优质优价物业服务市场价格机制的指导意见》。各地可积极借鉴相关经验,探索建立质价相符、按质论价的物业服务市场价格机制,组建由主管部门、行业管理协会、法律顾问等多方联合的指导组,推进试点小区适时合理、规范有序、公开协商地科学调整物业服务收费。
●提升智慧物业服务管理水平
一方面,可以建设统一的区域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山东省青岛市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的做法值得借鉴,该平台由青岛市物业服务保障中心建设,开发线上业主大会召开、共有资金公示等30余项功能。另一方面,鼓励具备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在服务小区建设智慧管理平台,全面提升管理效能。
把实施“好政策”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
●推进“白名单”资金实质性落地
国家大力推动“白名单”扩围增效,各地都在积极跟进。下一步应加力完善政银企沟通对接机制,加快“白名单”资金实质性落地,相关部门要加强协同、靠前指挥,打通政策落实的堵点、卡点,指导银行机构进一步优化贷款审批和发放流程。
●结合不同消费活动适时发放购房补贴
江苏省无锡市将购房补贴与马拉松赛事结合,给予赛事参与者3~8万元购房优惠;山东省济南市联合建设银行开展“置业送消费券”活动。建议各地统筹策划全年住房促销活动,将购房补贴与体育、文旅等重大活动和商超、餐饮等日常消费结合,打造全域联动营销样板。
●充分释放房票政策潜力
当前,一线城市全面启动房票政策;江苏省南京市推动库存商品房全部纳入房票超市;江苏省南通市推动房票跨区使用,对跨区域使用房票给予奖补。建议各地建立健全“房票安置+商品房去化”联动机制,允许符合条件的购房者凭房票购买存量房,推动房票在更大范围内转让、拆分、组合使用,以房票有效应用促进住房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