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新闻

中国资本市场磁力增强 四十一家国企实现上市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1-09-10 20:13:13】 【来源:证券日报】

  资本市场“赋能”国企改革,再添新例。9月8日,国铁集团下属中铁特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铁特货”)在深交所成功挂牌上市。这也成为去年以来继京沪高铁、铁科轨道及金鹰重工成功上市后,铁路领域市场化改革所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国信证券高级研究员张立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联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重要纽带。作为我国重点推进混改的领域之一,以中铁特货为代表的国铁企业通过上市实现混改,一方面对于当前我国铁路行业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标志着我国铁路市场化改革再次提速,是推动优质铁路资产资本化、股权化、证券化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亦是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进一步体现,有助于增强铁路领域企业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显著提升企业集中度和经营质量,实现规模经济和转型升级。

  在深入推进股份制改造方面,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铁集团除充分挖掘铁路资产资源优势和潜力,推动高铁主营业务板块、专业运输板块和铁路工业及科创板块优质企业股改上市外,也在积极推动国铁资本和社会资本融合发展,包括分层分类组建“国铁吉讯”“中铁顺丰”“中铁京东”等混合所有制企业。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国家铁路资产证券化规模增加4732亿元,资产证券化率由1.3%提高到5.4%。

  事实上,不只是铁路领域,近年来,包括电力、电信、民航等重点领域借力资本市场推进改革的动力,也得以进一步增强。

  在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国企混改与员工持股研究中心负责人朱昌明看来,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资本市场与国企改革的双轮驱动效应亦愈发明显。整体上看,无论是混改国企的上市,或是国企上市致力于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持续深化,预计后续在资本市场都将成为常态化现象。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仅今年以来,A股市场共有41家国有企业实现上市,包括17家央企国资控股公司、13家省属国资控股公司以及11家地市国资控股公司。与此同时,从目前的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的“排队”企业看,也不乏出现多家国有企业身影。

  “近年来,国有企业积极赴A股市场上市,充分体现了其进一步构建市场化体制机制的核心诉求。”张立超认为,上市除了解决国有企业自身的融资问题外,还能从公司治理、人才建设、运营发展等方面推进其体制机制改革的完善:一是治理效能。通过上市企业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更好地实现从管企业到管资本的转变,促进国企运营效率的提升。二是人才建设。上市公司通过股权激励、员工持股等方式,有利于更好地吸引并留住各类优秀人才,通过将个人利益与公司发展“绑定”,使两者在目标一致的基础上谋求更大的发展。三是运营发展。通过将原先分散孤立的国有资源整合重组上市,可有效发挥国有资源的规模与协同效应,优化企业机制和布局结构,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本月初,国务院国资委产权管理局副局长谢小兵公开表示,下一步,国资委将继续支持中央企业培育优质资产,并通过IPO、资产重组等方式向上市公司汇聚;加大专业化整合力度,持续优化上市资产运营质量和产业布局。此外,还将推动一批中央企业科技创新的“尖兵”在科创板上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张立超称,当前资本市场赋能国企改革的效力愈发显著,已成为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和参与并购重组的重要渠道。未来,资本市场在服务国企改革上,有必要以国有资本运营为载体、以并购重组为核心、以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为目标,进一步畅通资本流通机制,提升资本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支持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

 
 
 
推荐阅读
 
四重大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落子东部新区
推动体育消费升级 首届体服会定档金秋蓉城
世界多地体验者实时互动作品巨石登陆上海
注入科技动能 泰康人寿用数字链接保险商业新生态
 
· 中国西部跨境电商博览会在成都开幕
· 西华学子教师节献一只鲜花感恩老师
· 彭州全域拉练比一比我为群众办实事
· 骑遍四川环雅安公路自行车赛月底鸣枪
 
热门点击
  1. 中国生产经营状态继续改善
  2. 六月工业利润提速 新增利润扎堆少数行业
  3. 下月起银行免收养老金异地取现手续费
  4. 央企总资产达到三十五万亿 千亿级企业六
  5. 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增速放缓 苹果仍是霸主
  6. 成都高新区面向全国公开遴选优秀年轻干
  7. 货基宝宝退烧 新生代宝类产品挑战高收益
  8. 工商银行拟境内外发行优先股募资八百亿
  9. 消费税调整方案或将在四季度公布
  10. 四川发布第二批省级企业高水平研发机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