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新闻

名为跑分实为陷阱 必须警惕虚拟货币洗钱套路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2-05-30 11:15:08】 【来源:中国经济网】

  近日,多起电信诈骗“跑分”洗钱团伙被警方打掉,有的涉案金额高达2000多万元。不少人以为是“兼职赚外快”,实则是为犯罪分子“跑分”洗钱,成了“白手套”。

  犯罪分子常常使用的名为“跑分”的洗钱手段,其实是个陷阱。调查发现,随着虚拟货币的兴起,一些诈骗团伙开始利用虚拟货币转移、洗白赃款。他们在网上发布兼职信息,招募一些社会人员,在交易平台上买卖虚拟货币,由兼职者提现至平台钱包,从而实现资金清洗。

  由于区块链钱包具有匿名性,买卖过程中实际留痕的只有兼职者,犯罪分子则隐藏背后。从已公布的案例看,从事“跑分”非法获利的兼职者中,很多还是学生。本想找个兼职挣点钱,却不小心被骗,还要受到法律惩处。

  近年来,在全国公安机关、银行等多方“断卡行动”严厉打击下,传统的采用买卖、租用他人银行卡等层层转账转移赃款的洗钱手段被有效遏制,代之而起的则是利用虚拟货币在“跑分平台”洗钱。相关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网络罪犯通过加密货币洗钱金额达86亿美元,较2020年增加30%。其中,对于利用虚拟货币跨境洗钱的非法行为,已引起相关执法部门高度重视。据统计,2021年,针对虚拟货币洗钱新通道,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相关案件259起,收缴虚拟货币价值超110亿元。

  虚拟货币不是非法行为的天然保护膜,从事“跑分”兼职亦非正当职业。公开揭露“跑分平台”交易套现的本来面目,要让民众睁大眼睛,切不可贪图小利,被所谓“低风险高利润”迷惑。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还为其提供技术支持或帮助的行为已经触犯法律。看穿其“跑分”洗钱非法行为本质,就要果断拒绝诱惑,并通过合法渠道进行举报。

  为积极治理从事洗钱非法行为的网络黑灰产,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督监管力度,与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协作共治。互联网平台应充分利用自身掌握大量用户资源和账户信息、通信数据的优势,加强研判,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一旦发现异动,及时预警。

 
 
 
推荐阅读
 
新时代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创新学术研讨会召开
成都高新区加快建设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
华夏保险德阳中支开展端午节敬老慰问活动
中国五大城市群未来竞争力加速对标世界级
 
· 全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落户绵阳
· 成都市庆六一儿童艺术季在彭州启幕
· 川香万家农特产品体验馆在蓉开馆
· 年代情感剧良辰好景知几何收官
 
热门点击
  1. 中国生产经营状态继续改善
  2. 六月工业利润提速 新增利润扎堆少数行业
  3. 下月起银行免收养老金异地取现手续费
  4. 央企总资产达到三十五万亿 千亿级企业六
  5. 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增速放缓 苹果仍是霸主
  6. 成都高新区面向全国公开遴选优秀年轻干
  7. 货基宝宝退烧 新生代宝类产品挑战高收益
  8. 工商银行拟境内外发行优先股募资八百亿
  9. 消费税调整方案或将在四季度公布
  10. 四川发布第二批省级企业高水平研发机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