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新闻

产能过剩论实为贸易保护老调重弹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4-04-28 21:58:32】 【来源:经济日报】

  近段时间,美西方频频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企图歪曲抹黑中国与世界的经贸联系。然而,无论是从市场供需规律来看,还是从全球产业实际分析,都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论”,不过是美西方贸易保护主义的托词。

  在全球化背景下,判断产能是否过剩,不仅要看国内需求,也要看国际需求。美西方一些人无视全球分工和国际市场现实,简单将“出口商品多了”与“产能过剩”划等号,明显违背了经济运行逻辑。从全球范围来看,当前新能源产能还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是2022年的4倍多;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达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约4倍。国际市场需求尚未满足,何谈中国绿色产能过剩?更何况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占生产的比例远低于德国、日本、韩国等主要汽车生产国,出口价格也符合市场规律,根本不存在所谓“倾销”问题。

  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中国新能源产业效率更高。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为958.7万辆和949.5万辆,中国动力及其他电池总产销量分别为778.1GWh和729.7GWh,产销基本平衡。事实上,近年来中国新能源头部车企在产能利用率上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据英国媒体分析,2023年,中国比亚迪集团、特斯拉上海工厂和上汽集团等产能利用率在80%左右。相比之下,韩国现代汽车的产能利用率仅为23%,起亚汽车的产能利用率仅为25%。

  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和设备制造国,中国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工业体系和丰富人力资源。通过与市场反馈循环往复,企业创新潜力不断释放,形成了强大竞争优势。可以说,中国新能源产业优势是靠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支撑,靠科技创新和充分竞争塑造,靠真本事获得。

  美西方无视客观事实,诬称中国以“过剩产能”冲击世界经济,其实是为贸易保护主义寻找新的借口。一些国家以此为由,采取贸易保护措施,阻碍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进入本国市场。这表面上保护了国内市场,实际上不但损害本国消费者利益,更影响了资源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效率,破坏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拖累全球经济绿色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

  推动资源自由流动、市场贯通融合、成果广泛共享,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当前,大批“全球南方”国家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对产能和技术有着巨大而迫切的需求。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等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畅通产能合作路径,持续提供优质新能源产业产能,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绊倒别人不会让自己跑得更快。只有让产业活水充分流动,让经济活力竞相迸发,全球市场的蛋糕才能越做越大,人类社会的明天才会更美好。

 
 
 
推荐阅读
 
全国首届桌上冰壶球城市巡回赛走进成都
电影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五月公映
西门子与河钢集团赴欧洲共建绿色工厂
幸福金温江健康花园城美食嘉年华活动开幕
 
· 成都市税务局全力护航成都世园会
· 荷兰皇家航空发布全新的品牌主张
· 西华大学向对口帮扶村捐赠春耕化肥
· 国产全新量子计算芯片对外发布
 
热门点击
  1. 中国生产经营状态继续改善
  2. 六月工业利润提速 新增利润扎堆少数行业
  3. 下月起银行免收养老金异地取现手续费
  4. 央企总资产达到三十五万亿 千亿级企业六
  5. 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增速放缓 苹果仍是霸主
  6. 成都高新区面向全国公开遴选优秀年轻干
  7. 货基宝宝退烧 新生代宝类产品挑战高收益
  8. 工商银行拟境内外发行优先股募资八百亿
  9. 消费税调整方案或将在四季度公布
  10. 四川发布第二批省级企业高水平研发机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