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31日,美联储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之间不变。这是美联储自去年9月以来连续第8次会议维持利率不变。
与6月的议息声明相比,7月的措辞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其中,新增“失业率有所上升”的表述,对经济增长的描述从“仍强劲”改为“有所放缓”,对通胀的描述由“处于高位”改为“在某种程度上处于高位”。
值得注意的是,声明删除了对通胀风险“高度关注”的措辞,新增强调“关注就业和物价双重使命都在面临的风险”。从只关注通胀风险到关注双重使命的双向风险,这一转变背后另有深意,它表明通胀可能不再是降息的障碍,暗示降息已箭在弦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过去2年,美联储的“保就业”和“稳物价”两大目标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美国经济“正在接近适合降息的水平”,如果未来能看到更多“希望看到的数据”,那么在9月的会议上可能就会讨论降息事宜。
在鲍威尔表态后,美股迅速拉升到盘中高点。截至当日收盘,对利率更敏感、前几天刚刚经历一波修正的科技股表现最亮眼,纳斯达克指数大涨2.64%,标普500指数收涨1.58%,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涨0.24%,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挫至4.059%。
目前,距离美联储去年7月的加息已经过去一年。在美联储“按兵不动”的这段时间里,其货币政策紧缩效应逐步显现:美国通胀水平显著回落,劳动力市场趋于平稳,经济增长有所放缓。
从通胀率看,美国二季度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增长2.6%,比一季度放缓0.8个百分点;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二季度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增长2.9%,相比一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距离2%的通胀目标已经不远。从劳动力市场看,6月美国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为20.6万人,低于5月的21.8万人;平均时薪环比增长0.3%,同比增长3.9%,是自2021年6月以来的最小涨幅。从经济增速看,尽管美国二季度经济增长数据好于一季度,但相比去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增长趋势明显放缓。美联储最新发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也称“褐皮书”)显示,自上一期“褐皮书”发布以来,美国大多数地区经济保持轻微至温和增长,且更多地区报告了经济活动持平或下降的情况。
种种迹象表明,美联储货币政策已临近周期性转变的时间窗口。目前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情绪高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下午,对美联储在9月议息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预测达90.5%。分析人士指出,考虑到美国将在11月初举行大选,9月被认为是美联储启动降息较为理想的时间窗口,这将让美联储在很大程度上免于受到“政治因素影响货币政策”的质疑。
此次议息会议,鲍威尔强调关注双重使命,也是在为9月的降息作铺垫。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今年6月美国失业率环比增长0.1个百分点至4.1%,达到2021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失业率已连续3个月上升。由于货币政策实行效果具有时滞性,如果美联储错过降息时机,有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偏冷,甚至造成经济“硬着陆”。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劳动力市场的走势要求美联储适当提前作出反应,通过降息来提前对冲劳动力市场和实体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以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
不过,对于鲍威尔而言,要找到货币政策的平衡点并不容易。降息早了,有经济“不着陆”、二次通胀的风险;降息晚了,又有经济“硬着陆”、泡沫破裂的风险。
有分析认为,鉴于通胀和增长均温和下降,美联储下一阶段可能会采取预防式降息模式,即降息周期相对较短、次数有限、力度温和。按照以往经验,首次降息幅度通常不会过于激烈,多以25个基点作为试探,旨在向市场发出宽松政策信号。从今年6月欧洲央行实施的预防式降息来看,三大关键利率首次降幅也均为25个基点。若美联储首次降息幅度较大,可能给市场带来不必要的波动。
此外,倘若美国经济出现较为严重的衰退风险或金融动荡,预防式降息也可能会转变为周期较长、次数较多、幅度较大的纾困式降息。当前,美国经济正面临一系列不确定性,比如商业地产领域可能出现“缓慢发生的灾难”并可能引发地区性银行危机,美国政府保护主义政策加剧,地缘政治冲突波及范围进一步扩展等,这些都可能给美国经济带来潜在不利影响。与此同时,美国的赤字和债务仍在“狂飙”。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债总额首次达到35万亿美元。有分析指出,美债是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可预测”的危机,如果不加以解决,将给美国和全球经济带来越来越大的风险。
总的来看,美联储降息的条件已经成熟,即将进入新一轮宽松周期。未来美联储如果选择相对温和的降息模式,国际金融市场可能不会大起大落,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仍需保持对美联储降息的理性预期,从最坏处打算,做好应对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