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新闻

财政部将向四大国有银行注资五千亿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5-04-01 23:49:11】 【来源:证券日报】

  据财政部网站3月31日消息,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2025年,财政部将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积极支持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此次资本补充工作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稳妥推进。

  “此次财政部通过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是国家基于战略考量的主动布局,充分体现了前瞻性的治理思维。”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明显高于监管底线,经营稳健。面对经济转型期信贷扩张需求与TLAC(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总损失吸收能力)监管要求趋严的双重压力,本次注资实为“未雨绸缪”的主动作为。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是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也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据了解,当前我国六家国有大行资本指标均处于“健康区间”,截至2024年末,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48%、14.1%、12.2%、11.42%、10.24%、9.56%,较2023年末均呈上升态势。根据全球系统性重要性银行要求,中农工建四大行以及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底线分别为9.0%、8.5%、8.0%。可以看出,国有六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高于监管要求,且保持上升态势。

  在3月30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集体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的公告。根据公告,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拟向财政部,交通银行拟向财政部、中国烟草总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中国双维投资有限公司,邮储银行拟向财政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定增,分别募集资金不超过1650亿元、1050亿元、1200亿元和1300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明明认为,“一行一策”的差异化注资方案,既遵循市场化定价机制,又严格履行上市公司决策程序,彰显法治化运作原则。资本补充将直接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潜能,若按照8倍乘数效应进行计算,5000亿元注资约可撬动4万亿元信贷增量,有助于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资本实力提升后,银行风险抵御能力将显著增强,既能够为化解房地产债务风险、地方平台转型提供“安全垫”,也有助于做好“五篇大文章”。

  “注资完成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将得到充实,资本充足率提升,能够直接增强其信贷投放能力。”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朱华雷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财政部注资后,银行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用于信贷投放,加大对基建、高技术制造业、绿色金融、科技创新、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助力稳增长政策的落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此外,特别国债注资传递出政府对银行业的信心,可以提升市场对国有大行的估值预期,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财政部也表示,当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稳健,资产质量稳定,拨备计提充足,主要监管指标均处于“健康区间”。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支持相关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提升银行的稳健经营能力,促进银行高质量发展,为投资者创造更大价值和带来长期稳定的回报,有利于银行更好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作用,为国民经济行稳致远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明明表示,特别国债的发行与货币政策也将形成协同效应。今年中央财政扩张力度明显,预计央行将通过MLF(中期借贷便利)超额续作、加大逆回购投放、必要时启动降准等方式对冲流动性压力,构建“财政发力+货币护航”的政策组合,实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推荐阅读
 
马斯克再次成为世界首富 张一鸣当选中国首富
百年人寿泸州中支举办自闭症儿童公益画展
加强外卖骑手劳动者权益保障倡议发布
内江市与京东集团开展全方位多领域合作
 
· 成都蒲江酒企矩阵亮相全国糖酒会
· 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挺进燃烧实验
· 南北东西单口喜剧之夜下月登陆澳门
· 高原锦旗赠人保 藏汉警民心连心
 
热门点击
  1. 中国本地版手机导航客户端账户数突破三
  2. 国企明年调结构保增长 要建三项清单强化
  3. 中国生产经营状态继续改善
  4.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 建非银机构差异化监管
  5. 股市成交再创历史 投资者节后还能继续上
  6.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维持不变 后续调降仍有
  7. 六月工业利润提速 新增利润扎堆少数行业
  8. 下月起银行免收养老金异地取现手续费
  9. 央企总资产达到三十五万亿 千亿级企业六
  10. 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增速放缓 苹果仍是霸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