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于9月12日至16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举办,中国太保作为服贸会的全球合作伙伴和指定保险服务商为服贸会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险保障服务。
为全面支持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推广,中国太保旗下中国太保产险在去年服贸会上发布了行业首款“中试项目费用损失保险”,一年过去,该保险推广发展的进度情况如何?为此,中国经济网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国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科学院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秘书长付兴国以及中国太保产险北分总经理助理陆清,详细了解中国太保如何为科技企业“中试”过程关键“卡点”提供保障。
首个新材料中试风险创新解决方案及首单落地
科创之难,难在风险。为推动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跨越理论研究走向产品市场中间的空白地带,“中试”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中试,就是产品正式投产前的试验,即中间阶段的试验,是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较小规模试验。“中试”是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关键环节,中试成功与否,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中试具有长期性、不确定性、高投入等特点,科研单位、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经济、生产条件的限制而无力中试,造成科技成果转化受阻。
为更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经过近一年在全国各地中试基地的实地调研和探索,中国太保产险聚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关键中试环节,与国科控股创新推出“中试项目费用损失保险”,并于上一届服贸会进行了行业首发,主要为项目方因中试试验未达预期而终止所造成的费用投入损失提供保险保障。
据悉,当中试成果未达预期时,中国太保产险将对中试过程中产生的损失进行赔偿,包括中试试验开展必要的前期投入和设备购置损失、试验过程中费用损失、人员工资及一些特殊耗能和评估费用。
中试保险项目一经推出,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科研团队的欢迎。今年,新材料中试保险项目已分别在甘肃和浙江落地。
“中试保险能为我们在中试过程中进行风险兜底,有效减轻因中试试验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造成的经济压力,增强了开展中试的动力和信心。”付兴国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中试保险目前以“保险+服务+监理”的模式,在企业参保后继续提供风险减量服务,包括完善安全保障制度、解决各类中试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协助筹备验收材料、建立专家库资源等中试验收服务,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了很好的风险减量作用,增强企业的风险规避能力,降低中试环节的不确定性,助力科研成果更顺利地转化为市场应用。
另据陆清介绍,中试试验综合保险目前也在尝试推进中试过程中的“财产损失、设备机损”等综合风险保障;同时依托中科院相关专家资源,业内首创中试全流程“风险监理”模式对试验过程开展风险排查和整改建议,助力科技企业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
构建专属产品体系,护航科技创新全程
今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银行保险机构结合科技型企业发展规律和特点先行先试,研发专属金融产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科技创新不仅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引擎,更是引领行业变革的旗帜,有效的风险管理是科技企业成长壮大的坚实后盾。保险作为分散风险的有效机制,在支持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不过,现有的科技保险类产品的覆盖风险类型和产品的供给数量仍然有限。付兴国认为,科技转化风险是系统化的,并非某个单一险种就能完全解决,“建议在过程中不断丰富保险产品和服务探索,建立企业的综合风险保障方案。”
陆清指出,针对科技企业的风险保障仍然集中在企财、雇主、意外等传统保障内容,在新领域、新业态方面,中国太保产险一方面在总公司、分公司层面成立科技保险创新项目团队和专项研究,从机制配套和团队建设上为科技保险工作提供发展基础;另一方面,针对热点领域加快创新专属产品研发。
另外,针对传统保险保障聚焦单一经济赔偿服务模式,难以满足科创企业发展产业链和供应链多样化风险需求,中国太保产险不断创新保险产品、丰富和完善服务附加值,积极推广“保险+”多元化科技保险新模式。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中国太保产险将科技保险全面融入公司整体发展战略。针对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推广的不同阶段,中国太保产险量身打造了一系列专属科技保险产品体系,涵盖了科技研发风险、成果应用风险、知识产权风险和网络安全风险等关键领域,满足科技型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多样化保险需求。持续丰富科技企业在研发初期、中试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的保险产品供给,确保在企业发展的每一阶段都能获得精准的风险保障与资金支持。
陆清表示,下一步,中国太保产险将依托中科院新材料技术研发及资源整合优势,建设完善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各阶段的“保险+服务+监理”的创新模式,并联合倡议国家新材料创新保险相关支持政策,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