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险企动态

中国人寿在陕长护险试点惠及四十万职工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5-09-11 10:24:57】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83岁的周爷爷因脑梗长期卧床,老伴王奶奶一人苦苦支撑,身心俱疲。

  一张长护险保单的出现,让这个家庭迎来希望的曙光:专业护理员定期上门服务,辅具租赁减轻负担,周爷爷的褥疮消失了,肌力恢复了,笑容回来了,家庭照护支出也直降90%。

  “不仅负担减轻了,老周的身体也在好转。长护险这个政策是真的好!”王奶奶感叹。这束照进困境的光,正是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股票代码:601628.SH,2628.HK)在有着“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美誉的陕西省汉中市交出的长护险暖心答卷缩影。

  在汉中,人口老龄化挑战日益严峻。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该市60岁以上老人占比达24.31%,65岁以上人口占比亦高达17.71%,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是陕西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市之一。“未富先老”叠加“未备先老”,传统家庭的失能照护难以为继,“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成为许多汉中家庭的真实写照。

  放眼全国,汉中的情况并非孤例。相关部门数据显示,我国失能失智老人已超4500万人,平均每6位老年人中就有1位需要长期照护。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五年强调“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该制度已经成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

  在政策东风下,汉中市政府部门积极推动将长护险试点纳入“医养在汉中”城市品牌战略。汉中也成为陕西唯一的长护险试点城市。肩负主承保重任的中国人寿汉中分公司,在政府及医保部门指导支持下,开启了一场关乎制度创新与民生温度的探索。

  试点不是“照搬照抄”,而是深植于本地土壤的创新。

  将自身禀赋资源与地缘深耕经验深度融合,中国人寿充分发挥机构、人员、科技三大优势,组建汉中市长期护理保险服务中心,遴选出31名具有护理、康复、保险等专业特长的员工团队,开发“汉中智慧长护系统”,建立起具有“有亲情、有温度、标准化、科技化”的特色长期护理保险管理服务体系。通过探索建立“三多元一带动”的长护险“汉中模式”,服务全市40余万职工群体。

  多元筹资,破解“钱从哪里来”的难题

  资金筹集渠道单一是制约长护险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现阶段,许多试点城市长护险资金主要来源于医保基金划转,个人缴费占比较小。这种筹资模式使得长护险对医保基金依赖度过高。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医保基金本身也面临着较大支付压力,长护险资金的可持续性面临考验。

  针对以上问题,在筹资测算过程中,汉中市相关部门通过前期调研、摸排、走访、会议研究等创新提出建立多元化筹资模式,减少医保基金压力,明确采用个人缴费为主、医保基金和财政补助为辅方式进行筹资,最终确定采用“50+30+20”三方共担模式:个人账户年缴50元,医保基金划转30元,财政补助20元。这种结构性设计既分散了基金风险,又满足了业务推动的实际需求,确保了制度的可持续性。

  多元照护,优化“谁来护理”的选择

  在城固县103岁的徐爷爷家中,护理员正为他进行擦浴。这位选择“居家自主+上门护理”组合的老人每月既能获得6次定点机构的上门照护,还能收获基金支付给他的480元补助,用于支持家人对他的照护。

  “该模式占比达待遇人群的55%。”中国人寿工作人员介绍道,“既保留了家庭温情,又注入专业力量。”

  汉中目前的五维照护矩阵覆盖居家自主、上门服务、机构护理等多种场景。其中,“居家自主与上门护理相结合”模式在依托失能人员的家人、亲属自主照料基础上,还能定期享受到护理机构上门专业护理。这种“基础+可选”的弹性设计是汉中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对标试点城市经验采纳,既实现了失能人员能够享受到标准化的生活照护,又解决了家人在照护亲人和个人收入难以兼顾的难题,同时缓解了失能家庭的经济压力和照护负担,得到了失能家庭的高度认可。

  多元服务,“服务包”温暖千家万户

  长护险制度的核心要义是服务。为进一步丰富服务项目与标准,汉中市医保管理部门制定了《汉中市长期护理保险护理服务项目及标准》,明确3大类40项护理服务项目,包括身体护理、生活护理、医疗护理等,所有重度失能者能从中选择7个子项组合“服务包”享受照护;根据失能等级和护理方式不同,制定了从450到1620元的15个差别化的支付标准。同时,符合条件的重度失能人员还可单独或同时获得护理用品、助浴护理、辅具租赁服务等3个特色服务项目,满足了不同失能人员的多样化需求,提高了服务的精准性和针对性。

  资源带动,激活银发经济乘数效应

  长护险不仅解了失能家庭之困,更成为激活汉中康养产业的强力引擎。

  作为汉中市政府部门近年来实施“四个在汉中”发展战略的重要落地措施,长护险的杠杆效应远超预期。

  试点四年来,汉中催生37家定点机构,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产业能级的跃升——从单一的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到专业上门护理机构,并延伸出辅具租赁机构和护理耗材配送机构,一条覆盖“医、养、护、械”的完整产业链条初具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37家定点机构中还包含7家以长护险实施为契机参与进来的国内大型康养机构,其带动的社会资金投入、500个新增岗位,以及全市医养结合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为打造区域康养高地提供了关键支撑。

  经过这些年的探索,汉中的长护险试点经验获得了国家医保部门、陕西省人民政府部门的认可与支持。其独特价值在于以区域禀赋为基座,将制度创新转化为切实的民生温度。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建立政府、市场和家庭责任共担的可持续机制,推动长护险业务健康发展,更好地惠及更多失能家庭,让失能者更有尊严,让服务者更有力量。”中国人寿陕西省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推荐阅读
 
合作街道举办慈善沙龙 汇聚爱心力量温暖社区
展示穿越周期的力量 中意人寿彰显长青底色
科研人员证实大质量黑洞并不总是在中心
西南财经大学与企业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 忘缴险费复效成功 百年人寿高效理赔
· 成都高新区企业发布全自主设计芯片
· 我国科研人员研发出类脑脉冲大模型
· 四川高校中青年干部红色培训开班
 
热门点击
  1. 攀枝花人保财险助力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
  2. 成都人保财险携手公安机关 警保联动连破
  3. 事关九百万人 独立个险代理人制度破冰
  4. 大地保险负增长垫底 寿险持续低迷
  5. 英大财险泸州中支深入乡村开展金融教育
  6. 成都人保财险培训师向村民科普金融知识
  7. 客户境外出险 瑞众保险绵阳中支快速理赔
  8. 瑞众保险绵阳中支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
  9. 中意人寿投连险新品 攻守兼备全球布局
  10. 送走台风威马逊 平安产险再战麦德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