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经济在线成都11月24日讯 在企业健康风险结构加速变化、团险成本普遍攀升的大背景下,保险行业正迎来服务模式的深度重塑。作为率先行动者,百年人寿在“启行工程”框架下推出“百年团险健康服务体系”,通过把健康管理前置到企业日常运营环节,探索出保险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为企业员工健康保障与企业成本治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一、从保障向管理延伸 百年人寿构建团险服务新体系
近年来,职场健康风险呈现结构性变化,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心脑血管和代谢类慢病,成为影响职工健康状态与企业运营效率的主要因素。疾病负担上升带来的病假增多、波动性用工成本以及医疗费用压力,让企业对团险服务的需求从“被动补偿”转向“主动管理”。
在此背景下,百年人寿团险渠道推出“百年团险健康服务体系”,通过将风险预防、过程干预与事后保障贯通起来,推动团险从支付型服务向管理型服务转变。百年人寿团险渠道负责人表示,保险的核心价值不应仅停留在赔付环节,而应延伸到员工健康风险的早期识别与持续干预,帮助企业构建稳定、高效、可持续的用工环境。
据介绍,该体系已在三六零科技集团等大型企业落地,覆盖线上线下多个服务场景,以数字化工具为底座,以专业医疗资源为支撑,促进企业健康管理能力从“0到1”的搭建。
二、以数据佐证成效 主动健康管理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从企业年度健康服务报告看,“百年团险健康服务体系”落地后,健康管理效能与成本治理成果十分显著。
一是团险成本实现有效管控。
百年人寿在企业内部建设“健康小屋”,并引入驻场医护服务,使员工常见病、小病、小伤在企业即可完成初筛和处理,减少了外出就医带来的时间损耗和费用支出。服务落地一年后,企业商保理赔发生率明显下降,团险成本呈现可控、可预测的新特征。
二是服务触达能力显著增强。
截至2025年10月,“健康小屋”已累计触达员工1500人次,预计全年将突破2000人次;在线问诊、心理热线等服务覆盖员工及家属超过百人次。员工健康需求被及时接收并回应,健康服务更加便捷可得。
三是员工健康水平稳步改善。
依托系统性筛查、专业报告解读、持续干预等举措,员工慢病风险得到更早识别,高危人群管理更为精准。企业管理层可通过匿名化《员工健康评估报告》掌握健康风险分布和变化趋势,实现健康预算的科学制定。
业内专家认为,百年人寿以可量化健康改善成果为核心亮点,推动团险模式从单一保障走向“保障+管理+服务”的综合运营,成为行业探索的典型样本。
三、打造全场景健康生态 百年人寿布局行业服务新范式
“百年团险健康服务体系”以线下场景、数字平台、专业团队三位一体的架构,形成覆盖员工身心健康的系统化服务。
一是建设企业智慧健康室,实现服务前移。
健康室提供驻场和巡检两种模式:
驻场模式由医生和护士在工作日现场坐诊,配备体征检测、眼底扫描、急救设备及常备药品,可进行小病初筛、急症应对、慢病监测;
巡检模式每季度为企业提供高风险疾病筛查服务,并通过远程医生进行报告解读,实现“早发现、早干预”。
这一模式让员工“在企业就能看好小病、及时发现大病迹象”,健康管理真正融入日常工作场景。
二是构建全健康维度的服务体系。
百年人寿通过7×24小时家庭医生、绿色就医通道、心理援助体系(EAP)等服务,为员工与家庭成员提供全流程、全周期的健康守护。其中,心理热线和危机干预机制在处理职场心理压力事件、维护组织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以数字化平台为核心枢纽,提升管理效率。
员工可在同一平台管理健康权益,而企业管理者可获得基于群体数据的健康风险图谱与管理建议,如“心脑血管风险改善计划”“心理健康促进计划”等。数字化能力不仅提升服务效率,也让企业健康管理真正进入可视化、可量化阶段。
专家指出,随着企业对健康管理服务的期待不断提高,保险公司需要具备整合医疗服务、数字化能力和风险管理经验的综合实力。百年人寿在“保险+健康”领域的前瞻布局,使其在行业内形成差异化优势。
展望未来,百年人寿表示将继续拓展健康服务边界,与更多生态伙伴协同创新,持续丰富企业健康管理工具箱,提高职场健康水平,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更多力量。(赵毅 通讯员 韩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