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国肆虐,全国多个城市宣布暂时关闭景区景点,旅游业基本停顿,旅游经济业绩断崖式下降、旅游企业几乎全面停业,旅游业遭受重创。目前,疫情衰退期,旅游行业陆续复工,疫情结束前,为疫情结束后的旅游发展做好准备,至关重要,现阶段旅游目的地、旅游区、旅游企业到底要怎么做?
壹
完善机制 未雨绸缪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魏小安曾表示中国旅游发展四十年以来,冲击常常有,危机时时产生,形成常态,旅游企业要学会危机管理,建立危机应对机制,研究危机对策,尤其要研究在危机之下的转机,低谷下的旅游新发展。(扩展阅读:魏小安:后新冠旅游不是复苏是振兴)
在疫情和灾害中,旅游业最敏感最容易受重创,但旅游业又十分坚韧,灾难发生之后,旅游人往往能够以较快的速度恢复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经济活力。比如2014年2月西非爆发大规模埃博拉病毒疫情,使得整个非洲旅游业受到重创,对疫区最严重的旅游目的地(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造成约16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为了增强各国旅游者的信心,重塑非洲大陆的形象,首先,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几内亚政府建立了专门的网站以向世界各国的网民展示灾后非洲的形象,解除关注者们的担忧;其次,在政府资金吃紧的情况下,东非三国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借助外国投资者的力量重建国内的基础设施,促进旅游配套产业的发展,灾后外资酒店、旅游社的数量大大增长;不仅如此,整个欧洲大陆联合起来,推出一系列对外国人的优惠、便利政策,包括简化签证手续,制定跨国旅行线路等,将一个具有活力、安全健康的非洲新形象展示在世界面前。
对于还没有建立危机管理机制的旅游企业,应该趁业务量不大的阶段,完善企业的危机管理机制。
旅游危机管理预案中通常包括危机准备阶段、危机发生阶段和危机恢复阶段。有关组织机构和企业必须通过开发和践行全面的危机管理计划来肩负起调节危机灾难给旅游业带来损失的责任。
贰
有序复工,安全第一
疫情防控工作依然不敢轻言胜利,各地文旅企业要严格按照当地文旅企业复工和疫情防控的指导意见,在当地政府批复同意和防疫工作准备妥当的前提下逐步恢复开放运营。
对于已经复工的文旅企业应该一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边积极为未来的市场振兴想办法。
景区应该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开园开业,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做到“防控机制到位、人员排查到位、设施物资到位、内部管理到位”,从卫生防疫、游客组织管理、卫生消毒消杀等方面着手,“有序受控”的开园营业,确保游客和员工安全和权益。
目前,疫情并没有结束,旅游目的地、旅游区需要控制旅游客流,并做到严格又严密的防护工作。所以,这个阶段复工只是做缓冲,应该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