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都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大家都叫它‘大石包’,逢年过节的时候,还有不少人专门来看。”近日,在位于仁寿县文宫镇岔河村的两岔河摩崖造像前,该村村民潘成明笑着说道,现在在文物工作人员的科普下,大家都知道了这个“大石包”原来是珍贵的文物。
据悉,两岔河摩崖造像分布在“大石包”半腰东、西、北三面,共有造像35龛242尊。“大石包”高3.7米、长9.8米、宽8米,据石上文字记载,该处造像开凿于唐开元十年(722年),主要造像有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道教造像等。两岔河摩崖造像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龛窟造像精美,雕刻技艺精湛,刀法洗练,线条明快,整体布局得体,是仁寿县迄今发现有确切年代最早的一处石窟寺文物,也是全县道佛同石造像文物的杰出作品,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文化观赏价值。
“2023年2月8日,四川省召开石窟寺及石刻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衔接工作联席会议,明确了未来石窟寺文物保护利用的发展方向,两岔河摩崖造像被列为首批探索启动阶段的四川乡村石窟文化公园、景点、微景观建设的9个试点之一。”仁寿县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杰认为,加强文物保护是微景观建设的首要保障。
为此,仁寿县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多措并举,切实消除安全隐患。首先是落实文物“两张清单”制度,明确文物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聘请一名当地居民作为专职守护人员,负责文物本体及微景观的保护和日常管理。其次是发挥智慧文广旅监控大平台的保护作用,为微景观配备高清防盗监控,并纳入全县文物安全监控平台统一管理,利用先进安防报警系统,为文物筑起科技防火墙,杜绝人为破坏。最后是结合文物所在特殊地理状况,为尽可能减少交通事故对文物本体和游客造成的危害,采取因地制宜的保护措施,在造像周边搭建了保护性护栏,在道路两旁采取了防护措施,有效加强文物保护的同时,也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
千年石窟,今焕新颜。乡村石窟文化微景观的打造不仅是对文物的保护,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仁寿县在进行两岔河摩崖造像保护的同时,利用乡村现有有利条件,整合周边山、水、农、林、田资源,通过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满足展示需要,打造可观可赏的乡村石窟文化微景观。
实施村道建设提升工程,将通达两岔河摩崖造像的村道全程硬化并最大拓宽至5米,实现车辆无障碍通行,大幅改善交通设施条件,为打通旅游环线,串联周边果树园林、农家乐等产业资源提供了坚实保障。
整治周边环境,搭建面积约200平方米的观景平台,全方位展示文物本体历史风貌和文化艺术价值,为当地百姓和游客提供驻足留恋、温馨舒适的休憩之所。
营造文化氛围,树立乡村石窟文化微景观独特导路牌和导视牌,展示仁寿县全域全景图,做好文物价值的整理、阐释与传播,盘活文物资源,宣传展示文物保护成果,增强当地群众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热爱和自信,塑造“守护文物传家宝、织补乡村新风貌”的文明乡风。
“助推农文旅融合也是乡村石窟文化微景观建设的时代需求,我们一直致力于将文物资源优势最大限度转化为旅游产业发展优势。”李杰介绍,两岔河摩崖造像距离乡镇中心仅6公里,并位于文宫镇“红色艺术—石窟精品”文旅环线中心,占据文旅资源集群的优势条件。
仁寿县在开发利用两岔河摩崖造像时,便积极谋划与周边乡镇构建“红色艺术与石窟文化”特色文旅示范连片区域,推出具备仁寿特色的仁义文化、民俗文化和革命文化等研学旅游产品。同时,依托本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元素,开发设计以“微笑大佛”(牛角寨石窟)、“拈花大佛”(冒水村摩崖造像)、两岔河摩崖造像微景观等石窟寺文物主题的文创作品,拓宽文化衍生品市场,满足公众个性化消费需求,让沉睡的石窟寺文物再次焕发新时代光彩。
值得一提的是,该县还利用数字化,赋能微景观保护、传承与发展,运用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建立微景观三维立体模型,依托“大美仁寿”APP、“智游仁寿”微信公众号平台等,借助直播、AR、VR等手段,打破时空界限,让游客“零”距离感受微景观的实景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