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相信自己可以做到!”8月12日一早,中国·眉山国际攀岩中心的岩壁前,攀岩体验者和专业队员已开始各自新一天的体验了。
穿戴好攀岩装备的北京小朋友包汉辰被教练托住腰,手脚并用地触碰着第一块岩点。在专业教练的耐心指导下,这个原本有些胆怯的6岁小男孩逐渐找到节奏,眼前10米高的攀岩墙对他来说已不在话下,准备向5.10a难度线发起挑战。“我抓到最上面的岩点了。”完成挑战的包汉辰兴奋地大喊。他说:“如果有机会,下次还会来这里攀岩,挑战更高难度。”
场馆另一边的专业训练区,四川省攀岩队的队员们正如蜘蛛般在15米高的线路上飞掠。教练紧盯着队员们的每一个动作,不时大声提醒他们,确保每个发力点和重心转移都精准到位。
此刻,9100平方米的攀岩场地呈现出独特的双重图景:一边是孩子们挑战自我的成长乐园,一边是专业运动员突破极限的竞技赛场。市民、游客的欢声笑语与竞技体育的严谨专业在此交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全民健身画卷。
眼下,成都世运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攀岩项目更是吸引了不少关注。以攀岩赛事为契机,眉山巧妙融合本地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让体育运动与文化旅游双向奔赴,掀起“跟着赛事去旅行”的热潮。
从室内岩馆到户外山野
一个月前,眉山国际攀岩中心推出为期2个月的青少年攀岩夏令营,内容涵盖攀岩基础技能训练、基本姿势、技能进阶训练、团队攀岩挑战等内容。
像包汉辰这样的小营员正越来越多。夏令营自开营以来,已吸引来自北京、成都等地的30余名青少年参与。“攀岩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攀岩中心运营负责人罗琦教练介绍,希望借着成都世运会契机,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并亲身体验这项运动,感受攀岩魅力。
在攀岩之外,眉山也有不少户外山野徒步打卡地,吸引人们走进大自然。
距离市区不远的彭祖山景区,正成为养生登山的热门目的地。景区推出的“四大养心体验”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参与,大家不仅在彭祖祠感受养生文化,还参与到“徒步打卡”活动中赢取特色奖牌。
在瓦屋山景区,全山徒步挑战赛、桌马—瓦屋山5KM迷你马拉松等活动在火热进行中,大家纷纷打卡古佛天梯、兰溪绝壁栈道等点位。此外,喜欢徒步的游客,还可以选择前往老峨山景区,在景区挑战高空步道,挑战祈福大道的999级台阶,还可以打卡玻璃桥、观赏萤火虫。
感受三苏文化印记
当全球运动员在成都世运会领奖台上捧起那份独特的非遗竹编奖牌盒时,这份来自眉山市青神县的礼物正在持续释放着它的文化魅力。
“当时看世运会奖牌盒就觉得很精致,也很想实地来参观下青神竹编。”成都游客魏诗瑶说,她在国际竹艺城欣赏到了很多竹编大师的精美作品,还跟着老师体验了竹编DIY,亲手制作了一个鱼造型的竹编纪念品。
“运动员们拿到的每一个奖牌盒,都代表了青神形象。”青神县云华竹旅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岚介绍,团队选用当地优质竹子,经过多道工序处理,才能制作成竹篾,达到制作奖牌盒的要求。在他看来,这些凝聚着青神竹编匠人心血与智慧的奖牌盒,不仅成为成都世运会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更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青神竹编的一扇窗口。
青神作为三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苏母祠也不容错过。“程夫人‘不残鸟雀’的故事,与我们今天倡导的生态文明理念高度契合。”魏诗瑶说,她在这座古祠中深深感受到家风的力量。
在眉山市中心的三苏祠,“一门父子三词客”的千古佳话等着大家去探寻。除了了解三苏父子的故事外,三苏祠还推出“诗酒趁年华”下午茶、“花花世界”文创系列新品、亲子文化研学等特色活动。
记者了解到,在眉山,包括三苏祠、彭祖山、瓦屋山、老峨山景区等在内的多家旅游景区、酒店,都推出了针对成都世运会运动员、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系列优惠政策,包括首道门票免费、文创礼品打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