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贵铁路金沙江公铁两用特大桥,位于金沙江下游,全长1875米,主跨336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的公铁两用钢箱拱桥。当一趟动车组以时速250公里通过大桥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对桥体的维护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担任维护整座桥体安全的是宜宾工电段宜宾西桥梁检查工队7名平均年龄只有25岁的小伙子。
检测工作一般都是在夜间“天窗点”进行,由于工作量巨大,“全科医生”们一天只能检查一个项目,往往要到凌晨两三点,才能结束检测工作。这群幕后的年轻工作者用对事业的忠诚守护着人们的安全。
辛苦:夏天桥梁烫手 冬天寒风刺骨
7月5日22时45分,宜宾西站准时迎来了当天最后一趟动车组,当旅客们带着喜悦心情离开站台时,离宜宾西站1公里以外的桥梁检查工队的队员们已经蓄势待发。
李松霖是该段宜宾西桥梁检查工队的工长,当晚,他和工友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为金沙江公铁两用大桥进行常规“体检”。
在经过12道工序的准备后,他们就要出发上桥对钢箱拱最高点进行检查,队员唐祥磊说道:“检查钢箱拱要站在距离江面190米的拱顶上,最高风速能达到9级,安全带打在安全牢固的地方必不可少。”
刚走上大桥,被白天炙热的烈阳烘烤过的钢梁,到了凌晨还是烫手。队员唐祥磊说:“夏天还好就是有些烫手,到了冬天寒风就像刀子一样把脸刮得生疼,头几次爬上这座桥,不经意间向下看去,腿脚发抖,心跳加速。”
“多上来几次就不害怕了,干起活来也顾不上害怕了。”工长李松霖笑着说道。
重任:当好“全科医生” 护航安全运行
这群年轻人在日常维护工作中,每3个月就要对大桥220904颗高强度螺栓、23158.64个油漆面和36根刚性吊杆及112根吊索进行全覆盖检查维护,因为大桥检查维护强度高、时间紧,检查工区又被大家称为“全科医生”。由于桥梁结构复杂,作业空间有限,工友们在进行作业时需不断重复着弯腰俯身的动作,遇到狭窄的地方,还要爬着通过。一天下来,他们要爬上爬下100余次。
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小伙子,却肩负起整座大桥的维护任务,他们常常是晚上通宵干活,第二天早早就自发的组织起来讨论业务知识。“整座大桥的维护,可以说没什么经验可以借鉴,靠的就是三样法宝:总结、学习、摸索。”李松霖说。他们率先运用先进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整座大桥的大气环境、结构温度、扰度、位移、倾角、索力、振动等,对大桥进行全方位“体检”,并通过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从而做出准确的诊断,再组织“全科医生”们对大桥进行标准化整治,有效确保了动车组的安全运行。
(胡志强 林家磊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李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