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廖振杰)为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安排,四川省人民政府于日前印发《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建设工作方案》。1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蓉组织召开解读《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方案》提出,力争到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超过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0%,初步构建起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体系和制度环境,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取得显著成效。
《方案》提出了4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在加强统筹协调方面,《方案》明确,我省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明确主体责任、加强评估评价,推动各项试验任务落地落实;在强化人才引领方面,将进一步研究制定数字经济人才招引政策、加大数字经济领域教育和人才培训力度;在加大政策支持方面,将加大数字经济领域重点项目各类要素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数据管理、确权交易等地方性法规规章,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在注重评估运用方面,四川将发布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数字经济产业地图,研究制定数字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探索建立数字经济动态监测和综合评估体系。
《方案》提出6大重要任务:
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针对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程度低、城乡发展不均衡、支撑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提出全面推动5G、物联网等通信网络提档升级,大力推动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集约共享,探索开展6G等未来网络试验等任务。
全面推动数字政府建设,针对政务数据共享难、部门业务协同难以及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出支持成都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型智慧城市、全面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积极推进数字乡村治理等任务。
促进数字产业集聚发展,针对我省数字产业规模不大、集聚发展不够、核心竞争力缺乏等问题,提出推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产业整体提升、加快5G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推动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等任务。
加快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针对我省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动力不足、融合程度不深等问题,提出加快发展“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数字农业、大力发展数字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突出发展数字文旅优势产业等任务。
协同共建数字双城经济圈,以加快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数据资源高效流通、数字产业协同互补为重点,提出推动成渝地区深度合作、积极开展跨区域融合协作等任务。
培育数字经济发展生态,针对数字经济发展市场监管治理难度大、创新平台能级不高、高端人才缺乏等问题,提出着力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建设数字信用监管体系、开展创新发展试点等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