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经济

成都新经济总量指数连续六月全国第二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1-02-18 10:51:48】 【来源:成都日报】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近年来,成都致力打造新经济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生态创新区,建设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新经济企业超过45万家,新职业人群突破60万人,新经济总量指数居全国第二,新经济新动能释放出强大创造力驱动力,为新经济企业家、从业者提供了实现梦想的机会。

  日前,财新智库和BBD(数联铭品)联合发布《万事达卡财新BBD中国新经济指数》2021年1月数据。数据显示,2021年1月,万事达卡财新BBD中国新经济指数为27.3,即新经济投入占整个经济投入的比重为27.3%。从国内主要城市的数据排名来看,本月综合成本调整后的新经济总量指数城市排名中,成都排在第二位,仅次于北京。记者梳理了前几个月的此项数据排名后发现,成都自去年8月至今年1月,已经连续6个月排名全国第二。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

  信息服务产业占比最大

  2017年起,《万事达卡财新BBD中国新经济指数》正式开始连续发布,对国内新经济各项指标进行月度分析统计。新经济各个不同行业的发展,构成了新经济的总体量。分行业看,指数中占比最大的行业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产业,2021年1月为总指数贡献了6.7个百分点。

  产业的蓬勃发展也让人才的获得感不断提升。《指数》显示,从2018年后算法和芯片工程师的招聘量相对活跃,即使是在2020年初,其招聘量仍然可观。值得一提的是,芯片工程师在2020年出现了持续性的大量需求,与2018年初“昙花一现”式的需求相比,目前的芯片行业显示出更可持续性的活力。从平均工资水平看,芯片工程师的工资不断上升,拉近了和算法工程师的差距。

  进入新阶段、服务新格局,需要发展新经济增强供需体系适配性。为此,成都前瞻布局卫星通信、量子计算等引领技术前沿的未来赛道,重点培育工业无人机、精准医疗等抢占战略制高点的优势赛道,大力支持区块链、清洁能源等面向共性需求的基础赛道。

  “新经济具有爆炸性增长的特点,它可以赋能传统产业,使之发展更为迅速。这就要求除了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外,政府还要加强对新经济企业在研发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对此,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任斌表示,十年来,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现在几百人的团队,得益于成都新经济发展机会,公司和成都新经济共同成长,快速壮大。

  成都正不断完善

  场景供给机制

  该数据报告专门统计了国内城市新经济排名情况。其中显示,本月综合成本调整后的新经济总量指数城市排名,前五名为北京、成都、杭州、上海和南京,广州和合肥紧随其后。记者梳理发现,成都自去年8月至今年1月已经连续6个月排名全国第二,去年7月排名居于全国第三。

  对于着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成都而言,新经济在城市的发展中正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青年人逐梦、创业者圆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一边生活一边创作,成都就是我们理想中的家。特别希望我们的电影产业能在成都‘落地开花’。”成都MOREVFX(墨境天合成都数字图像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刘珊珊到成都已有三年时间,她认为,成都新经济的发展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无论是人才、科技、金融等各个方面,成都已具备了能够适应我们这种企业发展的一个良好条件。我们来成都的初衷是建立一个视效基地,2022年我们还将在成都制作完成《流浪地球2》。”

  刘珊珊的期望已经在成都一一落实,这得益于成都市大力推动新经济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并规划了大量城市文化场景机会。据了解,成都正在构建未来城市场景试验区,完善机会清单、创新应用实验室、未来场景实验室供给机制,实现从城市场景向场景城市的全方位跃升。

  去年召开的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成都将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持续举办“场景营城产品赋能‘双千’发布会”,深化“双百工程”和梯度培育计划,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经济创新策源地和活力区。

  2021年,成都将把举办“场景营城、产品赋能”双千发布会作为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的重要抓手,聚焦“场景营城”理念在全市产业功能区建设中落地,以“产业功能区聚能升级”为主线,以“城市场景化、场景机会化、机会项目化、项目清单化、发布集中化”为原则,从3月到12月举办10场“双千”发布会。每月固定在26日这一天,以沉浸式场景体验方式集中100个新场景和100个新产品,集中发布城市机会清单,集中发布各类供需信息。

  “1000余个场景背后是被细化的‘生命力’,说明了碎片化和社交化的成都新经济氛围。”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认为,成都第一批场景发布后,未来每年都会有成百上千的场景出现,会不断迭代和进化,再过三五年,这座城市会像生命体一样成长。本报记者 程怡欣

  声音

  十年来,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现在几百人的团队,得益于成都新经济发展机会,公司和成都新经济共同成长,快速壮大。

  ——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任斌

  成都新经济的发展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无论是人才、科技、金融等各个方面,成都已具备了能够适应我们这种企业发展的一个良好条件。我们来成都的初衷是建立一个视效基地,2022年我们还将在成都制作完成《流浪地球2》。

  ——成都MOREVFX(墨境天合成都数字图像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刘珊珊

 
 
 
推荐阅读
 
双流体育中心体育场整体改造基本完成
电子竞技员专门打游戏 国家职业标准出炉
彭州白鹿新春嘉年华 活动多多等你来耍
跑遍四川初一鸣枪 四川全民健身犇向新年
 
· 除夕和初一包裹量同比增长两倍多
· 成都蒲江第一批春茶节前开采啦
· 网络直播单次打赏额度合理设置上限
· 万豪旅享家追寻纯正地道鲜美滋味
 
热门点击
  1. 成都国际时装周在成都正式盛大开幕
  2. 四川落实定向降准政策 小微企业融资难得
  3. 泸州老窖大降价 与茅台五粮液争市场
  4. 今年上半年成都经济稳中有升
  5. 天原集团上半年亏损近四千万
  6. 硅宝科技荣获首届工业企业履责五星
  7. 东亚银行公益基金在川开展乡村教师培训
  8. 民营银行首发阵容出炉 四川四民企欲破冰
  9. 四川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取得新成效
  10. 四川审计报告出炉 三公经费明显下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