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趋势,成都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做大做强相关产业,为城市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成都优化调整的8个产业生态圈,28条重点产业链条中,蕴藏着怎样精彩的建圈强链故事?饱含有哪些震撼的科技创新篇章?昨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采访团走进成华区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新都四川航空产业园,在“聪明”的工业机器人与巨大的航空大部件生产线之间,寻找答案。
产业建圈强链
成都造工业机器人引领行业
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地处成都市东北部三环周边,规划总面积11平方公里的功能区内,处处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科技。
数据说话。2022年,功能区全年实现全口径税收22亿元,稳定税收4.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6.46亿元,同比增长36.9%,工业投资34.45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39.9%。
70余家人工智能产业关联企业在这里聚集。此外,还有数字通信产业关联企业近300家,工业互联网企业近50家,入驻企业总数达到2600家。在成都构建主导的这一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里,企业轻装上阵勇攀一个又一个科创高峰。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是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中,着力优化调整后明确打造的全新重点产业链之一。扎根于此的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创业故事极有代表性。2012年,5名20岁出头的小伙子抱团创业,如今拥有360余名员工的卡诺普已是国内少数拥有工业机器人全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连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科创中国”新锐企业、四川省“瞪羚”企业等多项荣誉。
“这些年,我们与城市同发展共繁荣。”回忆企业成长点滴,创始人之一、卡诺普副总邓世海如是说。
圆梦“国之重器”
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因为业务关系,一家企业原来全国飞,一个事项沟通往往耗时月余,每年机票都花去好几百万元。入驻航空产业园之后,同样的事项沟通,只需要一个小时,因为链条上的企业园区里都有。”四川航空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的这个故事,无比直观地将一个事实推送到采访团跟前——产业的聚集,为企业运营消耗做减法,为研发孕育做加法。
位于成都市区北部新都片区的四川成都航空产业园,总规划建设面积3600亩,包括航空大部件产业园、航空发动机产业园以及民用大飞机产业园三个组团。
备受关注的“国之重器”C919首台机头,去年10月便在民用大飞机产业园下线。在生产企业偌大的车间可以看到,数台C919机头正等待打包,启程前往总装地。最新消息显示,该产业园正全力争取中国商飞备份供应链基地落户。
在另一家专注航空装备难加工复杂构型精密制造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一条具备柔性制造功能的专业生产线正演绎现代工业制造的“神奇”:像石头般朴拙的特殊金属原料,下线时变成各种结构差异巨大的飞机零部件。产自成都的它们,帮助一架又一架国产飞机翱翔蓝天鹰击长空。
下午1时,结束成都调研的采访团启程前往省内市州。从都市到山乡,“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的一路行进,越走越远、越走越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