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经济

四川省明确今年年底前实现锂渣全部消纳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4-04-23 21:52:54】 【来源:四川日报】

  ●引导锂渣综合利用企业把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放在首位,探索新技术、新工艺,优化生产流程和工艺,提高现有途径的消纳规模和稳定消纳的能力

  ●鼓励科研机构深入分析四川省锂渣成分、物理化学特性特点,研究提供更加高效、环保、绿色的综合利用途径,拓宽锂渣综合利用渠道

  锂电材料作为四川重点培育发展的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之一,近年来发展迅猛。伴随而来的是产生的锂渣的科学处理难题。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重点关注锂渣处置问题,他表示,锂冶炼渣的回收处理已成为锂电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问题,如果不解决锂渣的出路问题,或将严重制约锂化学品的生产。

  去年,四川提出目标,在2024年12月底前,实现锂渣全部消纳(包括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这一目标如何实现?日前,经济和信息化厅、眉山市政府共同召开全省锂渣规模化利用技术交流会,记者从中寻找答案。

  看现状:传统锂渣消纳渠道不再适用

  锂矿石变成锂电材料的第一步是通过冶炼成为锂盐,锂盐是锂电池制造不可或缺的基础原材料。四川所产锂渣一般称为酸法锂渣,具有质轻、色浅、多孔等特征,其资源化利用途径主要倾向于建材等相关领域利用。

  数据显示,2023年,四川产生锂渣约300万吨,预计2025年锂渣产生量将进一步增加。目前省内锂渣绝大部分用作水泥生产过程中的混合材料。

  来自省建材院所做的省内水泥企业资源综合利用调查显示,2021年有16家企业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使用了锂渣,利用产线占全省水泥全能线的比例为18%,掺加比例最高超过5%。近一两年,使用锂渣的企业数量和消纳量不断扩大,有效缓解了锂盐生产企业的压力。

  今年6月,新的《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制性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锂渣作为水泥混合材料的现有消纳渠道将无法适用。如何对锂渣实现科学处置、高效利用,成为四川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谋出路:总结出4个方向可行技术路线

  全省锂渣规模化利用技术交流会上,各方探讨携手推动锂渣综合利用。

  “通过交流座谈会的形式,把产学研力量联合起来,用技术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引导锂渣综合利用企业把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放在首位,推进资源规模化、高效化利用,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工艺,优化生产流程和工艺,提高现有途径的消纳规模和稳定消纳的能力;鼓励科研机构深入分析四川省锂渣成分、物理化学特性特点,结合实际,研究提供更加高效、环保、绿色的综合利用途径,拓宽锂渣综合利用渠道,实现高值化、规模化综合利用。

  来自锂渣产生企业、综合利用企业与科研机构的代表单位签订《锂渣综合利用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各方将进行优势互补,共同进行锂渣于混凝土行业的应用研发,推动实现锂渣规模化综合利用。

  印发的《锂渣综合利用技术汇编》总结出锂渣用于混凝土掺合料、建筑陶瓷原料、锂质硅铝微粉、加气混凝土砌块4个方向的可行技术路线,明确了各项工艺流程及技术难点、产品指标,投资规模、处理成本等关键信息,帮助企业和地方因地制宜探索锂渣消纳路径。

  探索锂渣消纳新方式,一些企业已行动起来。

  位于雅安的四川嘉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早在两年前就开展了锂渣规模化、高值化、多样化利用的相关研究,形成一套全要素资源化的消纳思路。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对尾矿中的有价元素进行深度提纯后,将残留的金属、稀有元素和伴生元素进行二次再选提取,然后对剩余的非金属矿物往建材资源化等方向应用,最大限度地将锂渣中的全部元素当作原料应用到建材、水泥、商混等领域。该公司已计划建设年产50万吨新型高强度建材掺合料项目,其中一期产能20万吨,预计今年7月投产。

 
 
 
推荐阅读
 
西华大学和四川省住建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城市创新动能强劲 京沪荣登全球前十强
朝云暮雨北影节首映 张国立周冬雨解读角色
西南交通大学与华为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 国学和心理学成为国民阅读的两大显学
· 凝聚桑榆力量 成都税务助力乡村振兴
· 四川体育组团闪亮登场第四届消博会
· 四川乡村旅游风筝邀请赛在彭州举行
 
热门点击
  1. 成都国际时装周在成都正式盛大开幕
  2. 四川落实定向降准政策 小微企业融资难得
  3. 泸州老窖大降价 与茅台五粮液争市场
  4. 今年上半年成都经济稳中有升
  5. 天原集团上半年亏损近四千万
  6. 硅宝科技荣获首届工业企业履责五星
  7. 东亚银行公益基金在川开展乡村教师培训
  8. 民营银行首发阵容出炉 四川四民企欲破冰
  9. 四川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取得新成效
  10. 四川审计报告出炉 三公经费明显下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