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四川站采访活动在成都正式启动。
6月4日至6月6日,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心等18家主流媒体的记者,走进位于成都、德阳、绵阳的多家行业领军企业,聚焦新型工业化推进的重点领域、重点任务,探寻四川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思路举措、生动实践、有益经验。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新时期的一个重大时代命题。四川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31个制造业大类的省份,担负工业大省使命责任。四川主动挑大梁、扛大旗,化优势为胜势、变潜力为实力,挺起经济大省工业“硬脊梁”。
作为“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首站,推进新型工业化,四川实践有何特色?亮出了哪些真招实招?沿着采访团调研路线,我们一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四川路径”。
向“新”出发
打好“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两张牌
采访调研中,多个点位良好发展现状都让采访团感慨颇多。其中,富有“科技含量”外形、极具“科技创新”内核的飞行汽车,让采访团的“老记”们惊呼“打‘飞的’出行正从畅想走向现实。”
“不同于传统汽车外形,沃飞长空打造的AE200飞行汽车形态目前更接近于直升飞机与无人机的结合体。”四川沃飞长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CEO兼首席科学家郭亮向记者一行介绍,沃飞自研的AE200聚焦垂直起降,采用倾转固定翼构型,在机翼辅助下可在300米至1000米低空以每小时约250公里的速度飞行200公里至300公里,目前已完成首飞。
郭亮介绍,沃飞长空围绕 eVTOL(电动载人飞行器)不断创新,形成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都创造”飞行汽车技术,率先取得适航审定受理批复,成为全国首个获得民航局适航审定受理批复的有人驾驶载人 eVTOL。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型工业化之所以“新”,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底色必须“绿”。而科技创新是推进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对此,东方氢能产业园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
“该制氢加氢一体站占地约10亩,是西部首座制氢加氢一体站。制氢加氢一体站有独立出入口,分为制氢间、控制中心、氢压缩工艺区、加氢区,采用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设置2套制氢装置,建成后每天可为40辆左右的大巴(重卡)加满氢气。”东方电气(成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李燎表示,与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相比,使用氢能不会产生碳排放。西部首座制氢加氢一体化示范站的建设,有利于对制加氢一体化的生产运营模式进行探索,也能为园区内企业的研发、测试、生产提供稳定、优质的氢能源。
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给媒体一行在调研四川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无论是最近首飞试验成功的翼龙—2无人机货运物流,亦或是东方汽轮机已投运的全球首个二氧化碳+飞轮储能示范项目,都勾勒出了四川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新图景。
工业向新、工业向绿。记者了解到,2023年四川全省企业研发投入经费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提升至60.3%,累计创建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6家;2023年四川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38家、绿色工业园区7家。大力培育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
向“优”而进
“智改数转”安上“加速器”
边走边看,一些“含智量”“含数量”极高的场景,让媒体一行频频感叹,并不时拿出手机拍照记录。
在东方电气集团东方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聪明”的机械臂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灵活舞动、AGV小车穿梭于各个工作站间高效有序地工作,即便在夜间无人值守的情况下,生产线依然可以实现自主连续加工、自动物料配送、自适应加工、在线检测。
在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内,托盘式自动化成品立体仓库、AGV智能物流机器人等“智慧工人”正“忙活”着,在它们的加持下,智能电视大规模定制线一天可实现1100个不同产品的生产,交付周期缩短至11天,库存成本节省近1亿元。
在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新都基地)的数字化生产车间里,工人寥寥可数的生产流水线循环滚动,吹瓶、清洗、消毒、灌装、杀菌、密封、检验、贴签、包装、封箱一次到位,最后由工业机器人打包将药品送往库房,整个流程一气呵成。
......
沿路走来,科幻感“拉满”。可以到感受到,四川加“数”前进、以“智”提“质”的步伐坚实而有力。
今年的“新春第一会”,省委、省政府高规格举行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工作会议。“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作为大会主题,与新型工业化“并肩”出现。
如今,四川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转型推进的关键阶段,实现由“大”到“强”的跨越,需要在增添新动能、培育新主体、集聚新要素、发展新模式上下功夫。而“智改数转”就是向“优”而进的关键抓手。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作为“智改数转”的主角,调研路上的多家企业也透露了智改数转领域的下一步打算。
“今年,东方汽轮机数字化工厂正在加紧建设中,年内完成燃机热端部件和冷端部件数字化车间,将进一步夯实企业智能制造能力,自主燃气轮机系列化产品产能有望从目前的两三台提升至每年15台,更好服务新能源市场。”东方汽轮机数字化与智能制造部副部长徐健说道。
“长虹以‘智改数转’创新实践,建成了四川首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赋能服务近3000户企业。”长虹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杨秀彪表示,长虹接下来将充分发挥“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优势,牵头打造绵阳市“智改数转”标杆企业、“数字领航”企业,形成一批面向行业领域,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试点示范,带动制造业上下游企业参与共建数字化“双链”。
记者了解到,今年,四川将持续深化数实融合、促进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抓实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四川累计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47个、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38个,上云企业超40万户,10个场景入选国家人工智能“智赋百景”,成功创建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全国“数字领航”企业3户、全球“灯塔工厂”3个、国家5G工厂2个。
向“上”有为
四川因地制宜推动差异化发展
在四川,不同的城市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都呈现出各自的特色和亮点。
在成都,新兴赛道加速崛起。这里,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低空经济、氢能、创新药等领域发展态势有力,成都培育形成1个万亿级、10个千亿级产业,获批2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目前规上工业企业突破45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至286家。截至2023年底,成都工业营收达1.8万亿元,工业增加值总量跨上5000亿元台阶。
在德阳,装备制造强劲发力。这里,成功研制了首台全国产化F级50MW重型燃气轮机、全球最先进145兆瓦超超临界煤气发电汽轮机、“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等一批“国之重器”,全国60%的核电产品、50%的大型电站铸锻件、40%的水电机组、30%的火电机组、16%的风电机组由德阳制造。202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4275亿元,制造业占GDP比重40.6%。
在绵阳,科创实力蓄势赋能。这里,核技术应用、激光技术应用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链,6G、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有序布局。绵阳全市深入实施科技立市战略,2023年,重组5家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增国省级创新平台22个、总数超220家。推动企业技术需求与院所、高校技术供给有效对接,发布科技成果300余项,实现对接200余项。
......
放眼四川,各市州持续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面探索新型工业化的“地方路径”。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型工业化研究所副所长李艺铭表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应鼓励各地探索独特的工业发展之路。四川作为发展快、规模大、体系全的制造业大省,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在各地寻找发展突破口、打造创新亮点,推动差异化发展,形成“多点开花”发展格局,助力四川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
去年11月,《2023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研究报告》发布,其中四川成都、德阳、绵阳、宜宾4地入选先进制造业百强市(2023)榜单。
从工业城市排头兵身上,可以窥见四川工业奋发向上的蓬勃之力、向新求质的良好态势。
2024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面落实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10条支持政策”,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前瞻布局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快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如今,2024年进度条即将过半,面对全年的发展目标,成都、德阳、绵阳等四川各地齐发力。今年以来,四川牵住工业稳增长“牛鼻子”,1-4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
据了解,今年以来,四川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出台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启动工业企业安全环保节能技术改造,发布川渝绿色低碳领域鼓励推广应用目录,《四川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四川省以大规模技术改造带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行动方案》等政策密集出台,从这一系列动作和此次调研路线背后,都能窥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四川路径”,向“新”出发、向“优”而进、向“上”有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