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经济

探寻全球视野中的新质生产力 顶级专家蓉城论道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4-06-17 17:41:39】 【来源:四川经济在线

  四川经济在线成都6月17日讯 在全球化浪潮和科技迭代交织的当下,“全球前沿科学50人智库论坛”(第二届)于6月15日至16日在成都盛大启幕。旨在引领科技发展未来走向的本届论坛,汇聚了全球顶尖的智慧力量,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三百余位杰出科学家、政府代表、高校学者、科研机构专家及企业领袖赴蓉,共同审视人类当前及未来所面临的科技挑战,深入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成都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主办,四川省玉阶文化基金会·华兴公益基金等单位承办的本次论坛,聚焦基础科学的深度挖掘与源头创新的激发,汇聚了最前沿的科技创新成果与先进理念。经过严谨评选,最终发布了十大全球前沿研究方向。

  与此同时,在两天的会期中,论坛聚焦“全球视野中的新质生产力,与面向 2035、2050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前沿科学交流平台中,探寻全球颠覆性产业新赛道,助力建圈强链、破圈强链,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用新质生产力赋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全球化。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球科技界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更为推动全球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全球智慧的交响:探寻“全球视野中的新质生产力”

  新思维,新生态,新未来。“全球前沿科学50人智库”秉承“全球视野、中国基石、前沿交叉、战略前置”宗旨,在全球顶级科学家与中国两院院士、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特聘专家、全球顶尖青年科学家齐聚一堂的热烈氛围中,基于五大分论坛,从人工智能及信息技术、生物科技、生命科学、航天科学、人文科学等领域下,探寻“全球视野中的新质生产力”,开启了一场来自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创新思维盛宴。

  为迎接盛会,国防大学原副政委、中将,中国战略管理学会常务副会长李殿仁,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雷朝滋,国际网络教育学院秘书处秘书长、全球前沿科学50人智库副理事长李铭,四川省玉阶文化基金会书记兼理事长朱新华,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松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大响,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副校长、教授、全球前沿科学50人智库理事张学记,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新概念汽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李永东,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教授石勇,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原校长、教授、全球前沿科学50 人智库学术委员曾勇等重磅嘉宾出席开幕式,为此次论坛送上热情寄语。

  论坛首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常进、陈松蹊,多位欧洲科学院、俄罗斯工程院院士等专家学者齐聚蓉城,聚焦“全球视野中的新质生产力与面向2035、2050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深入探讨各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创新解决方案。他们认为,面对全球产业格局的重塑,中国正以AI为代表的前沿科技为核心,加速推进产业的智能化转型,为全球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将为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雷朝滋表示,科技进步不仅仅带来技术的变革,还将重塑社会结构、文化习惯甚至道德伦理,深刻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我们要确保科技发展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类的全面进步,并推动社会的公平公正与可持续发展。因此,科学家们不能局限于实验室内的研究,还应秉持“全球视野、中国基石、前沿交叉、战略前置”的论坛宗旨,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积极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社会问题的广泛讨论。“全球视野”意味着我们将以五千年中华文化独有的开放和包容的胸襟。广泛欢迎全球的朋友们前来交流,跨越国界和文化的限制开展思想的碰撞,全面理解和应对全球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挑战。“中国基石”强调了中国在全球科技发展中的重要角色。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更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者,且量子通信、超级计算、生物技术、新能源等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前沿交叉”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工智能、生物科学、材料科学等诸多领域,交叉融合已成为新的趋势。通过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和合作,可以更好地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推动各学科领域的融合和创新。“战略前置”需要预见未来,制定长远的科技发展战略。不仅需要我们关注当下的科技发展,还要展望未来,不断探索未知,勇于在科技最前沿进行尝试和创新,为可预见的问题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科技界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创新,不断产生重大原创突破,为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提供有力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大力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合作,加快最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服务发展新产业、新动能、新模式,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论坛现场重点发布和研讨了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10余个面向2035、2050全球的前沿科学研究方向。内容包括什么是传统算力的极限、量子计算的未来、温室效应与地球温度、是什么给类星体提供动力、怎样从海量生物数据中产生大的可视图片、人工智能与人类的未来、人工智能和伦理道德等十个研究方向。

  专家看成渝双城经济圈:面向未来的战略腹地

  论坛特别设置了“成渝双城经济圈如何打造面向2035、2050国家战略腹地”闭门会议。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工业组组长蔡竞、成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刘清友等地方领导、专家学者共商区域发展战略。专家学者们一致指出,成渝地区作为西部崛起的战略高地,应充分利用论坛的智力资源,加速布局人工智能、航天科技、低空经济、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构建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节点。

  全球前沿科学50人智库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全球前沿科学与艺术金融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王玉荣认为,四川成都作为我国的战略腹地,应积极探寻、发展全球颠覆性技术产业,形成新的产业赛道,提高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

  与会专家们强调,成渝地区需借力全球前沿科学50人智库的智力支持,探索产业新赛道,促进全球颠覆性技术的本土化落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应当以AI为纽带,推动产业升级,同时注重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确保高质量发展的长远目标得以实现。

  新赛道上的智慧碰撞:前沿生物科技与人工智能交融

  论坛的第二天,议题转向“全球视野中的新质生产力与面向2035、2050全球前沿生物科技”,以及“全球视野中的新质生产力与面向2035、2050人工智能发展”。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下萨克森州能源研究中心创建主席、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前主管科研的副校长Hans-Peter Beck,南洋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席院长、南洋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系主任、南洋理工大学校长讲席教授安波,纽约金融学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田力等海外学者的加入,为论坛增添了国际化的视角。会上,他们和与会者分享了各自领域内从0到1的创新历程,强调了全球合作对于推动颠覆性技术发展的重要性。来自德国工程院、欧洲科学院的外籍院士,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多位院士,则分别围绕生物科技与AI的前沿进展展开讨论,强调了两者的交叉融合对于开辟全球产业新赛道的关键作用。

  本次全球前沿科学50人智库论坛,不仅是全球顶尖智慧的汇聚与碰撞,更是对未来科技发展的行动指南和战略的召唤。与会者普遍认同,在全球科技激烈竞争的舞台上,中国正日益展现出其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影响力。特别是在成渝地区这片国家战略腹地,更是承载着推动高质量发展、开辟未来产业新领域的时代使命。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体现了中国科技力量的崛起与雄心,更是为全球科技界搭建了一个开放、包容、互动的思想交流与合作平台。与会者围绕科技前沿、产业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共同探寻科技创新引领人类未来的新路径。同时,论坛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推动全球科技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所做出的积极贡献与努力。展望未来,论坛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与全球科技界共同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力量。(蒋亮)

 
 
 
推荐阅读
 
首部亚运遗产大型数智湖景演艺秀亮相杭州
全球高中排行榜发布 美国继续排名第一
百年人寿南充中支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
太平人寿四川分公司开展禁毒防非普法宣传
 
· 成都市老年人社区运动会走进郫都区
· 灾难巨制龙卷风将强势登陆暑期档
· 古细菌产生能量机制揭秘
· 第十八届全国磁学理论会议在川大举行
 
热门点击
  1. 成都国际时装周在成都正式盛大开幕
  2. 四川落实定向降准政策 小微企业融资难得
  3. 泸州老窖大降价 与茅台五粮液争市场
  4. 今年上半年成都经济稳中有升
  5. 天原集团上半年亏损近四千万
  6. 硅宝科技荣获首届工业企业履责五星
  7. 东亚银行公益基金在川开展乡村教师培训
  8. 民营银行首发阵容出炉 四川四民企欲破冰
  9. 四川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取得新成效
  10. 四川审计报告出炉 三公经费明显下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