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委会成员未及时更新,部分人员已离职;采掘工程平面图绘制不规范,无图例,缺少井上、下配电系统图和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未制定施工期间的瓦斯灾害防治措施、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9月5日下午,凉山州会理市白果湾乡村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白果湾煤矿”)会议室,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四川局“体检”工作组向煤矿安全技术“体检”反馈意见交流。
据了解,9月2日起工作组专家对白果湾煤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安全技术“体检”,专家们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数据采集、现场检查等方式,深挖细查煤矿存在的问题隐患,并提出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措施和安全生产改进措施意见。此次安全“体检”中,工作组发现该矿智能化程度不高、管理人员流动频繁等问题,对煤矿安全建设带来不利影响。“煤矿井下环境潮湿,空气中充斥着粉尘水汽,一旦发生故障,可能让整个矿井的生产运营陷入停滞,更严重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专家提醒煤矿负责人增加备用机组,以应对突发情况。
在巷道扩宽工程现场,专家们发现场地周边地形坡度较大,松散堆积物较多,存在小规模落石和局部垮塌风险,建议煤矿企业加强工业场地周边的地质灾害排查工作,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矿井已停建多年,部分已掘巷道支护可能失效,进入上述区域维修、检查作业时存在发生冒顶、片帮伤人风险。”交流过程中,专家提醒煤矿安全负责人,要研判作业区域风险类型,编制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体检”发现问题隐患39条,针对问题隐患专家制作了安全隐患及问题清单、重大风险及管控措施清单,并提出了9条安全生产改进措施意见。工作组还就“体检”发现的问题现场与企业、地方监管部门进行了交流、签字确认,要求会理市应急管理局对所有安全隐患进行限期整改,确保逐项整改到位。
随后,工作组还前往了凉山州益门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益门煤业”),对企业落实《关于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并提醒煤矿要深刻吸取省内外煤矿安全事故教训,严格落实“八条硬措施”,不能有侥幸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