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经济在线成都8月28日讯 一趟趟中欧班列驶向欧洲,一架架国际货机腾空而起,成都不断建强高能级开放平台。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274.7亿元,同比增长9.4%,占全省比重82.3%,持续展现对外开放新活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环境,高质量跨境金融服务正成为外贸企业出海的重要支撑。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成都银行近年来积极落实国家及省市稳外贸工作部署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四川省分局相关安排,持续推出跨境金融“组合拳”,助力“蓉品”走向世界。
数据赋能 金融活水润企出海
“200万元信用贷款及时到位,保障了公司稳定运营。”成都一家体育用品公司负责人感慨地说。这家小微科技型出口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颇具竞争力,但由于上下游结算周期错位,曾一度面临资金缺口。
今年3月,四川省商务厅、财政厅等部门联合发布首批5个天府“1+N”政银担产品,成都银行成为“天府外贸贷”首批合作银行之一。获悉企业融资需求后,客户经理第一时间上门,量身定制融资方案,不仅利率低、放款快,更有效缓解了小微外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这样的高效服务,源于成都银行近年来对“科技赋能、数据赋能”的持续探索。该行积极接入国家外汇管理局牵头搭建的“跨境金融服务平台”,通过建立银行、保险、企业间的可信信息交换和核验机制,有效破解国际贸易融资真实性审核难、操作成本高、融资效率低等问题。目前,成都银行已实现平台与行内系统直连,并在出口应收账款融资、出口信保保单融资、银企融资对接等场景中多次实现首创性突破。截至目前,该行累计为相关出口企业提供便捷贸易融资近2400万美元,精准注入“金融活水”。
数智引领 助力班列加速前行
清晨,成都国际铁路港,一列满载电子设备、机械零件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出。今年1至6月,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近3000列,运输货物超24万标箱,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过去跨境付款要逐笔提交单据,现在全流程线上办理,还能全程追踪资金流向。”成都国际铁路班列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借助成都银行“汇兑飞速达”跨境清算网络和SWIFT GPI服务,企业跨境资金最快数分钟即可到账,并可实现全过程精确追踪,大幅提升资金周转效率。
作为该企业主要外币清算行,成都银行在深入调研企业需求后,强化“汇兑飞速达”“外汇成e结”等数智化服务,并开辟“绿色通道”、设立“专人专办”,提供高效、便捷、精准的跨境金融服务。截至目前,该行已为该企业累计办理国际结算2300余笔,金额近20亿美元。
在航空货运枢纽,成都银行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25年3月,成都国际货运航线增至34条。成都银行组建跨境金融服务团队,与十余家航空企业建立合作,提供综合化数智金融方案,助力成都加快建设国际航空门户枢纽。
化繁为简 跨境服务再提速
“以前每笔业务都要提交合同、发票、报关单等,审核常常需要一两天。现在在企业网银提交指令就能完成收付。”成都某电子科技公司财务人员说。
这家专注无线通信模块研发生产的企业,是四川省名牌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每年跨境收付超400笔。成都银行将其纳入便利化试点后,实现跨境收付全流程线上化,节省了大量单证准备与往返银行的时间。
“作为四川省首批贸易便利化试点银行,成都银行以便利化政策为抓手,推动单证审核简化、流程优化和系统直连,实现‘越诚信、越便利’。”成都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该行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业务规模突破4.5亿美元,同比增长38%,跨境收支“秒申请、分钟办”成为常态。
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剧背景下,汇率避险需求日益凸显。四川一家环保科技公司财务负责人表示:“成都银行的汇率避险服务及时专业,让我们不用过多担心风险,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主业。”
该公司是一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远销海外,但汇率波动一度让企业成本管理面临挑战。成都银行第一时间上门,帮助完善风险管理制度,量身定制避险方案,并通过宣讲、沙龙和“一对一”辅导,引导企业从被动担忧转向主动管理。
成都银行在此领域不断加强系统建设,实现远期结售汇全线上办理;推广免保证金远期结售汇业务,降低企业资金占用;创新推出“远期避险宝”,为不同企业提供个性化方案。今年以来,该行已累计办理汇率避险业务金额超2.6亿美元。
在成都加快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持续建强国际交通枢纽的背景下,成都银行不断深化跨境金融探索。
“我们将跨境金融作为服务实体经济和地方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成都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拓展跨境金融生态圈,深化金融科技应用,提升服务质效,为“蓉品”融入全球产业链、增强国际竞争力注入更多动能。(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