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四川省主题交流活动在成都举行,记者从现场获悉,五年来,四川深入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已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突破1亿千瓦,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60万辆,碳市场累计成交额突破10亿元,碳排放强度保持持续下降态势。
“四川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四川造’持续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贡献。”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对外合作处负责人表示,希望以五周年为新的契机和起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积极融入全国碳市场,加快构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推动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加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进一步提升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含绿量”。
交流活动上,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成都海关技术中心、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的专家围绕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建设、气候投融资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市场力量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等进行专题报告。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代表围绕以公园城市理念引领超大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创新实践、碳达峰碳中和四川在行动进行分享。
此外,省循环经济协会代表发布由来自21个单位的专家共同发起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天府倡议》,从政策、区域、行业、企业、社会、创新等6个方面提出30条具体倡议。省节能低碳协会代表发布《四川省能碳管家服务体系》《合同碳权管理团体标准立项》。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代表发布《四川省绿色低碳发展形势与展望(2025)》《四川省产品碳足迹碳标识推广应用进展报告(2025)》《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低碳智库建设报告》,回顾与展望绿色低碳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