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记者从成都市教育局获悉,《成都市基础教育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发布。《行动方案》显示,2025至2027年,成都市基础教育领域以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为抓手,推进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领域深度应用。
《行动方案》详细阐明2025至2027年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设规划:每年培育并推广80个左右基础教育学校人工智能应用场景,3年内推动3到5个区(市)县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区域整体应用,3年内实现“构建工作机制—健全发展体系—形成应用生态”阶梯式发展。
《行动方案》还明确了4个工作原则,即遵循规律、需求导向、多元协同和安全可信,为成都市范围内的基础教育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指明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行动方案》指出,区域和学校要围绕德育、教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科学教育、学校治理、教师成长等8个领域有序探索建设应用场景。
聚焦“人工智能+教学”融合应用,推动教师智能备课助手、学生智能学伴、智能作业批改分析等应用,配备课堂实时分析的智能设备及信息系统。同时,围绕提升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实现每周1课时、每学年不少于30课时的人工智能与学科融合的课程教学。
围绕“人工智能+体育”,探索建设个性化训练计划制定及实施、学生运动技能分析及反馈、课堂运动管理及安全保障等场景,同时构建训练测试、健康体检、家庭锻炼计划等数据信息汇聚机制,建设学生体质健康智能管理场景。
在建设支持方面,《行动方案》围绕场景培育、成果推广、能力培训、教研指导、组织实施等5方面明确了20项支持举措,具体包括组建人工智能应用专家库、企业支持库,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资源协同平台”等切实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