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四川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新闻发布会。四川新闻网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从2017年开始,我国开展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我省圆满完成普查任务。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李岳东介绍,《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规定,每10年开展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2007年,经过1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和社会人口结构,以及污染源的类型、分布、规模和性质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亟需对污染物排放情况开展系统性调查。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明确普查标准时点是2017年12月31日,普查对象是2017年度全省范围内有生产活动的排污单位。
为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安排部署,2017年6月,四川省政府成立了以副省长任组长、省政府副秘书长、生态环境厅厅长、省统计局局长任副组长,省委宣传部、省农业农村厅、省生态环境厅等16个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四川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确立了“政府统一领导,环保牵头负责,部门分工协作,省、市(州)、县(市、区)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工作原则和要求,细化了各级、各部门职责,夯实了责任。省委绩效办把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纳入了全省21个市(州)人民政府和省级相关部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目标绩效考核。
据悉,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人民政府均成立了污染源普查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人员1389名、兼职人员796名,选聘普查员24405名、普查指导员5787名,聘请第三方机构252家,动员4000多名乡镇(街道)和部门普查联络员、10万多名普查对象信息填报员参加污染源普查。
“经过全省上下3年的艰苦努力,基本摸清了我省各类污染源的总体情况、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污染治理设施情况等。”2020年6月4日,我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本次普查结果表明,截至2017年底,全省各类污染源数量是137710个,这里面不包括移动源不计入。其中工业源70803个,畜禽规模养殖场14911个,生活源48272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3512个,以行政区为单位的普查对象数量212个。
全省机动车保有量1492.37万辆,工程机械保有量18.5万台,农业机械柴油总动力2825.73万千瓦,铁路内燃机车燃油消耗量1.79万吨,民航起降架次33.71万次。
根据普查结果显示,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由水污染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排放、固体废物产生和综合利用、工业危险废物产生与处置、伴生放射性矿构成。
从水污染物排放情况来看,全省废水排放量32.74亿吨,主要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中工业废水4.66亿吨,占废水排放量14.2%;生活污水排放量28.05亿吨,占废水排放量的85.7%。全省化学需氧量排放116.36万吨,总氮排放16.52万吨,氨氮排放5.91万吨,总磷排放1.58万吨。
与2007年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相比,全省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降低了3.81%,氨氮排放量大幅度降低了40.42%,工业废水排放量下降了44.1%,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增长了83.7%,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增长主要是四川省过去十年,也就是2007-2017年城镇人口大幅度增加,2017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比2007年增加45.8%,导致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增长了83.7%。
从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来看,全省二氧化硫排放26.37万吨,氮氧化物排放64.71万吨,颗粒污染物排放65.20万吨。通过对部分行业和领域的挥发性有机物开展的尝试性调查,全省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是41.38万吨。
与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相比,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了65.1%,颗粒物排放量降低了20.2%。经过分析认为,二氧化硫排放量和颗粒物排放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我省近年来进一步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强化了污染治理。如脱硫设施由“一污普”的471台增长到3718台,除尘设施由“一污普”的5312台增长到43778台。
从固体废物产生和综合利用情况来看,全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52亿吨,综合利用量0.54亿吨,处置量0.16亿吨,当年贮存量0.83亿吨;秸秆产生量为0.33亿吨,秸秆利用量0.25亿吨。与“一污普”相比,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减少了0.28亿吨。
从工业危险废物产生与处置情况来看,2017年四川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307.73万吨,2016年末贮存量19.26万吨,2017年综合利用处置量296.90万吨,2017年末贮存量30.08万吨,综合利用处置率90.80%。
与“一污普”相比,全省危险废物产生量增加了214.47万吨,综合利用处置量比“一污普”增加了两倍多。危险废物2017年年末贮存量是“一污普”的5.74倍。这里主要是有一个情况,就是全省随着经济发展,危险废物产生的增长量比较快。
从伴生放射性矿情况来看,全省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企业共48家,主要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乐山、德阳市,以稀土等矿产为主。全省伴生放射性固体废物累积贮存量87.29万吨,其中放射性活度浓度超过10贝可/克的固体废物主要分布在铁钍渣、铅钡渣等,总量为90吨。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通过对普查结果进行分析,主要呈现四个特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金属制造业等六个行业占全省工业污染源总数的49.37%。
废水排放重点行业企业呈增加趋势。与2007年的“一污普”相比,黑色金属冶炼企业数量减少46.10%,造纸、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石油加工炼焦等工业数量均有所增加。
废气重点行业企业呈减少趋势。与2007年的“一污普”相比,全省钢铁企业减少46.10%,水泥企业减少61.21%,火力发电企业减少37.93%。这三个行业都是大气污染排放量比较大的,全省通过结构调整,下降的幅度比较大,很多大气污染的企业从四川来看都是加速退出的态势。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十三五”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深入推进钢铁、水泥化解过剩产能工作,部分产能和企业退出了市场。
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数量大幅增加。与2007年的“一污普”相比,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数量增长了13.70倍,年均增长率为30.01%。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二污普”对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的普查范围增大,增加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和简易垃圾处理厂的普查;另一方面说明我省推进城镇及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