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健康投资

藏在胸腔里的定时炸弹 出现症状要警惕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5-03-10 12:00:40】 【来源:四川在线

  近日,一著名音乐人曾因气胸多次住院的消息登上热搜,引发了公众对气胸的关注。气胸发作时,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突然袭来,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本期《医生有话说》,我们就跟大家聊一聊气胸话题。

  本期话题

  气胸,不可忽视的健康危机

  本期栏目,来自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胸外科的副主任医师马骏,就跟大家说一说什么是气胸?引发自发性气胸的原因、易发人群以及气胸的典型症状等问题。

  什么是气胸?

  气胸,简单说就是胸腔里积气了,是空气跑进胸膜腔导致的。气胸的原因主要有自发性、外伤性和医源性三类。

  其中最常见的是自发性气胸。这就好比肺表面破了个洞,空气从肺里漏到了肺和胸壁之间的胸膜腔。这些漏出的气会压迫肺部,让人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有生命危险。

  自发性气胸又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气胸是因为各种因素让肺泡内压力升高,肺泡壁撑破了,气体进入胸膜腔形成积气。而继发性气胸,往往是肺部本身有问题,像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患者,他们的肺组织脆弱,稍微用力就可能“漏气”。

  运动会引发自发性气胸吗?其引发原因有哪些?

  其实运动只是诱因之一。很多自发性气胸患者本身有肺大泡,在做俯卧撑、快速奔跑、游泳这类大肺活量运动时,肺大泡在压力作用下可能破裂,导致气胸。

  自发性气胸的发生常常需要一些“导火索”。剧烈运动时,胸腔压力急剧上升,肺部可能就“吃不消”了。咳嗽或打喷嚏太用力,也可能让肺“漏气”。潜水或坐飞机时,气压突然变化,肺也可能出问题。还有情绪激动,大笑、大叫、吵架时,胸腔压力飙升,同样可能引发气胸。

  哪些人需要特别留意气胸?

  ● 瘦高个的年轻男生:在青春发育期,瘦高个男生的肺组织发育可能跟不上身体的快速生长,容易出现先天性弹力纤维发育不良。

  ●肺部疾病患者:比如哮喘、慢性阻塞性疾病、肺结核、间质性肺病患者等。

  ●长期吸烟者:长期吸烟容易引发肺气肿、肺大泡等问题。

  出现这些症状需警惕!

  胸痛是气胸最典型的症状。一般是单侧发作,像针刺或撕扯一样疼,有时还会放射到肩背或手臂。胸痛常常突然出现,咳嗽和深吸气时疼痛会加重,而且不会自己缓解,得治疗后才会减轻。

  呼吸困难也常和胸痛一起出现,表现为爬几步楼梯、拎点重物就气喘吁吁、胸闷,感觉气不够用。

  还有咳嗽,一般以干咳为主。

  以前犯过气胸,日常该如何养护?

  首先要避免剧烈运动及胸腔压力骤增的动作,如举重、潜水、憋气发力或剧烈对抗性运动。提重物或突然弯腰也应谨慎。建议通过腹式呼吸训练增强肺功能。

  戒烟并远离二手烟以减少肺部刺激。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多吃蔬果预防便秘,避免用力排便增加胸腔压力。注意保暖防寒,减少感冒咳嗽的发生,打喷嚏时,可轻压患侧胸部缓冲冲击。

  乘坐飞机或高原旅行前,建议咨询医生。日常若出现突发胸痛、呼吸急促或持续干咳,应立即就医。

  如在气胸恢复期,可适当散步或打太极,但半年内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胸部CT监测肺组织恢复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很关键。戒烟、保持健康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都是预防自发性气胸的好办法。

  如果在剧烈咳嗽或用力过猛后出现胸痛和呼吸困难的情况,一定要前往医院检查,以免耽误治疗。希望大家都能重视气胸问题,保护好自己的肺部健康。

  医生有话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科学告诉我们多数疾病是由生活观念、个人习惯、文化知识以及个人素养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这些因素影响着每个人的健康。

 
 
 
推荐阅读
 
美国月球着陆器雅典娜着陆时发生侧翻
彭州敖平镇邀您赴风筝盛宴 感受非遗魅力
我要上全运 四川定向项目选拔赛在自贡收官
猫量子比特成功实现容错量子计算新突破
 
· 电子科技大学今年扩招百名本科生
· 西南交通大学与郫都区深化校地合作
· 乐坛天后郑秀文澳门演唱会五月启幕
· 科学家揭秘宇宙第一滴水形成时间
 
热门点击
  1. 生态颜值持续在线 四川做对了什么
  2. 专家称天气渐凉 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增加
  3. 吃盐吃出高血压 营养师一席话吓坏社区大
  4. 成都市首家共建民营养老院青白江开园
  5. 屈臣氏健康美丽大赏发出美丽召集令
  6. 打造医养产业第一品牌 泰康养老社区布局
  7. 第四届鹤鸣山国际健康论坛在道源圣城召
  8. 绿动中国掀抗霾风暴 百年人寿守护国民健
  9. 通用电气医疗在蓉发布全新服务平台
  10. 夏天做一个健康的吃货 重口味易伤身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