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健康投资

专家称秒睡是病 患者需终生管理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5-03-22 04:40: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上一秒还在说话、走路、吃饭,下一秒却突然陷入沉睡;情绪激动时全身瘫软,甚至被误认为“装病”……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发作性睡病患者的真实日常。

  上海冬雷脑科医院神经内科张雯丽医生21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发作性睡病是一种以睡眠-觉醒周期紊乱为核心的神经系统疾病。对于患者而言,“秒睡”成为身体的强制指令,而患者不仅要对抗病痛,还要承受社会的误解与偏见。

  “你就是懒”“站着都能睡,太夸张了”……这些误解让许多患者陷入自责与孤立。事实上,发作性睡病患者的睡眠需求与意志力无关,而是神经系统的异常反应。张雯丽医生强调:“这不是性格缺陷,而是大脑中调控觉醒和睡眠系统异常所致。”她介绍,在中国,发作性睡病患者发病高峰年龄普遍低于10岁,且男性患者比例约为女性的两倍。

  “日间过度嗜睡、猝倒发作、睡眠幻觉与麻痹、夜间睡眠碎片化都是发作性睡病的核心典型症状。患者常合并肥胖、性早熟、焦虑抑郁、认知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张雯丽解释,即使夜间睡眠充足,患者白天仍频繁陷入不可抗拒的短暂睡眠;情绪激动时患者的肌肉会突然失控,轻则眼睑下垂,重则全身瘫软;夜间睡眠时,患者频繁觉醒导致睡眠质量严重下降。

  这位专家分享了一个病例,16岁的朱强(化名)已在“困意”中挣扎了6年:白天频繁陷入睡眠、情绪波动时肢体发软、夜间频繁惊醒伴随“鬼压床”般的麻痹感……这些症状让他成绩下滑、体重激增,甚至时有意识不清、肢体抽搐、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出现。近日,通过多导睡眠监测和多次小睡测试,他被确诊为“发作性睡病”。

  张雯丽医生告诉记者,确诊发作性睡病需多维度证据支撑。除了多导睡眠监测(记录夜间睡眠脑电、呼吸、肢体动作等指标)和多次小睡潜伏期测试(评估日间入睡速度和睡眠结构),脑脊液中下丘脑分泌素、食欲素水平检测、HLA基因筛查及脑影像学检查均为关键诊断手段。

  发作性睡病患者如何治疗?“目前,发作性睡病尚无根治方法,但规范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张雯丽医生说,患者需要终生管理。

  “患者需终身避免驾驶、高空作业等高危活动。”张雯丽提醒,社会支持同样关键,“家人的理解、学校的合理作息安排,能帮助患者重建生活信心”。

  专家呼吁,公众需以科学视角看待发作性睡病患者群体。学校可为患者提供弹性作息,企业需避免将其安排至高危岗位,医疗机构应加强基层医生培训助力实现早诊早治。

 
 
 
推荐阅读
 
借势春糖首发十大新品 徐福记破圈零食新格局
百年人寿开启本年度启行新伙伴优才计划
省扶贫基金会推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数字化
崇州市开启运动成都十二月市之三月跑市
 
· 胡润中国十大地标豪宅对外发布
· 爱立信部署亚太地区首个可编程网络
· 西门子发布多款智能测量与分析新品
· 世运会项目校园推广活动正式启动
 
热门点击
  1. 生态颜值持续在线 四川做对了什么
  2. 专家称天气渐凉 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增加
  3. 吃盐吃出高血压 营养师一席话吓坏社区大
  4. 成都市首家共建民营养老院青白江开园
  5. 屈臣氏健康美丽大赏发出美丽召集令
  6. 打造医养产业第一品牌 泰康养老社区布局
  7. 第四届鹤鸣山国际健康论坛在道源圣城召
  8. 绿动中国掀抗霾风暴 百年人寿守护国民健
  9. 通用电气医疗在蓉发布全新服务平台
  10. 夏天做一个健康的吃货 重口味易伤身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