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心脏大血管外科及多学科团队成功完成川东北首例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TPVR)。这标志着医院在心脏瓣膜介入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以微创技术为复杂先心病患者带来“心”希望,展现了团队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深厚技术底蕴。
病情复杂:年轻患者陷治疗困境
该位患者为24岁女性,20年前因室间隔缺损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在外院接受了开胸手术。术后因未规律复查,病情逐渐进展,近1月出现胸闷气促、活动耐量显著下降等症状。经医院检查发现:患者右心显著扩大,肺动脉主干扩张至50mm,肺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反流量达310ml,反流分数>99%),右心室功能严重受损(TAPSE仅16mm,RVEF低至39%),亟需干预。尽管传统开胸手术可修复病变,但患者既往有开胸史且尚未婚育,二次开胸手术治疗风险高、创伤大,可能对患者身心造成双重打击。
微创破局:介入技术点亮“心”希望
面对挑战,该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赖应龙教授带领的医疗团队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组织多学科专家反复论证。经过严谨分析与深入讨论,最终决定采用“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该技术仅通过股静脉穿刺,将人工瓣膜精准输送至病变部位,无需开胸。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尤其适合年轻患者及复杂先心病术后人群。
精细施术:多学科协作守护生命
手术当天,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联合麻醉科、超声医学科、介入医学中心等医护专家组成“护心团队”。同时特邀冯沅教授、赵振刚教授协同带教,在复合手术室三维影像的引导下,手术团队凭借精湛技术,成功将人工瓣膜植入预定位置。术后即刻超声检查结果令人振奋:肺动脉瓣反流基本消失,右心负荷显著减轻,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技术创新:开启“介入换瓣”新时代
此次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TPVR)的成功开展,填补了川东北地区在该技术领域的空白,为全省地级市首例,为心脏瓣膜病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赖应龙教授表示:“我们始终追求以最小创伤实现最佳疗效。未来,团队将持续深耕结构性心脏病微创治疗领域,助力更多患者回归健康‘心’生活。”
此次TPVR的成功实施,进一步完善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介入治疗体系,实现了从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到肺动脉瓣的心脏瓣膜微创治疗全覆盖,充分彰显了该院心脏中心·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在新技术领域的雄厚实力,为推动区域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的提升注入新动力。心脏大血管外科长期专注于心脏瓣膜病微创治疗,已常规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风湿性瓣膜修复等技术,年完成心脏手术近700台次,技术实力在省内名列前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