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健康投资

四川搭建起金字塔式中医医疗体系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5-05-10 16:40:03】 【来源:四川在线

  5月7日上午,眉山市丹棱县仁美镇桂香村卫生室的中医阁内坐满了前来诊疗的村民,张华群就是其中一名常客,“在‘家门口’就能针灸、按摩,方便多了。”据了解,丹棱县已打造了7个村级中医阁,并通过人才培养、场地改造、增加医疗设施设备等,助力中医适宜技术服务覆盖全县90%的村卫生室。

  丹棱县的村级中医阁,是四川不断推动中医药服务下沉的缩影。近年来,我省先后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推动中医药医疗体系布局更加合理,中医药特色专科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中医药服务更加贴近群众。截至2024年底,我省中医药年服务人次超过2亿,基层中医药服务量占比达到51.7%。

  完善中医医疗体系

  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有中医馆

  4月30日,全省首个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德阳医院建设现场一派忙碌景象,工人们正争分夺秒抢抓施工进度。据了解,该医院将于今年底投入使用。

  完善中医医疗体系,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快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建设。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及四川省骨科医院天府院区、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新院区已陆续投用,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新院区也将于今年投入使用。

  截至2024年底,我省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已达365家,其中超90%的县级中医医院(不含新建、民族地区)为二级甲等及以上。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馆,98.8%的村卫生室和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可提供中医药服务。

  随着中医医疗机构加快建设,“金字塔”式的中医医疗体系初步建立,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康复、理疗等中医服务,若群众遇到疑难重症,也能迅速通过医共体、绿色通道等方式向上级中医医疗机构转诊。

  硬件不断优化的同时,也需要加大软件的支撑。中医药人才队伍培育就是完善中医医疗体系的重要一环。

  “新规定让我们这些基层中医工作者能够更加安心地为群众服务。”熊永超是宜宾市屏山县中医医院医生,从事中医临床一线工作20余年,2023年底取得了基层主任中医师职称。这得益于四川对申报基层高级职称政策的优化——在申报条件、评价标准上进行倾斜,打破了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高级职称评定的瓶颈。

  此外,我省还持续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转岗培训等;完善基层中医药人才配置和岗位标准,优化基层中医药人才招聘、使用机制,吸引了一大批中医药人才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目前,97.2%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

  培养优势特色专科

  80个专科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名单

  “我们一大早过来,就是为了能看上‘大先生’。”4月25日早上6点,天全县中医医院骨科门诊部前,已排起了上百人的候诊队伍。大家口中的“大先生”,便是陈氏骨科的第三代传人陈怀炯。以陈氏骨科为特色,天全县中医医院年门急诊量超62万人次。

  培养优势特色专科,四川一直在发力。不久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2024年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名单,来自我省兴文县中医医院、通江县中医医院、色达藏医院等医院的44个工作室入选。目前,四川已拥有154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024年,我省80个专科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含培育单位)名单,数量并列全国第一。

  近三年,我省还安排专项资金支持79个县级中医医院开展“两专科一中心”建设。

  “‘两专科一中心’是指2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1个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我省要求各地根据自身特色打造优势专科,例如,达州市渠县中医医院就正在推进以急诊科、中医骨伤科为核心的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工程。”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与此同时,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则需负责在县一级、乡镇(街道)、村(社区)大力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2024年,我省开展了550余名县级师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对15个县(市、区)进行了基层培训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督导。

  “十四五”以来,四川已向县级推广10类55项适宜技术,培训基层应用人员33万余人次。目前,全省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够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超96%的村卫生室能够开展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推进优质资源下沉

  持续开展专家下基层和医疗机构结对帮扶

  近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专家团队前往宜宾市翠屏区双谊镇中心卫生院,通过带教查房和坐诊等形式,对卫生院医务人员开展业务指导。

  为提升基层中医服务水平,近年来,全省各地持续开展专家下基层活动。仅2024年,四川便组织100个省级、1012个市级中医专家团队和1.2万余名县乡中医医师参与下基层活动。

  各大中医医疗机构也不断创新结对方式。

  例如,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与成都市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医联体协作关系,开展临床科室“一对一”结对合作,累计建成60个基层名中医工作站,通过专家坐诊、免费培训、跟师学习等方式,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人才。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则依托5G远程诊疗系统,帮助专家实时指导基层医生遣方用药,实现“看诊同步、检查同步、复查同步”。目前,该院已与资阳市安岳县中医医院5G远程名医馆等9家基层医疗机构深度联动,推动分级诊疗落地生根。

  此外,省、市中医医疗机构还通过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提升基层中医服务能力。近两年来,四川分年度分批次推动中医优质资源下沉,累计派出医护人员1142名,通过驻点帮扶、临床带教、指导培训、学科建设等,不断提升受援县级中医医疗机构中医服务能力。

  举办形式多样的中医药义诊活动,将高水平医疗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近日,“2025成都名中医流动车进基层暨中医集市——蜀州集”活动在成都崇州市街子古镇举行。来自四川省中医医院、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多家单位的专家为群众把脉问诊。据悉,这样的义诊活动,四川每年累计举行上千场次。

  “未来,我省将进一步围绕综合服务能力和特色优势建设提标扩能,使群众享受到更多、更便捷、更优质的中医药服务。”省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推荐阅读
 
四川在建规模最大单体光伏项目正式开工
中意人寿南充中支举办母亲节主题健康活动
一季度亚太区商业地产投资额大幅增长
在马尔代夫私人岛屿探秘 畅享家庭欢乐夏日
 
· 四川造最新款水陆两栖无人机亮相
· 全国棍网球锦标赛将在成都开赛
· 超级语文课第四季总决赛冠军揭晓
· 因太阳直射土星赤道 土星环再次消失
 
热门点击
  1. 生态颜值持续在线 四川做对了什么
  2. 专家称天气渐凉 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增加
  3. 吃盐吃出高血压 营养师一席话吓坏社区大
  4. 成都市首家共建民营养老院青白江开园
  5. 屈臣氏健康美丽大赏发出美丽召集令
  6. 打造医养产业第一品牌 泰康养老社区布局
  7. 第四届鹤鸣山国际健康论坛在道源圣城召
  8. 绿动中国掀抗霾风暴 百年人寿守护国民健
  9. 通用电气医疗在蓉发布全新服务平台
  10. 夏天做一个健康的吃货 重口味易伤身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