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经济在线上海7月2日讯 仲量联行近日发布的《2025亚太区办公室装修成本指南》显示,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亚太区平均装修成本为每平方米1524美元,整体保持上涨趋势。其中,东京以每平方米2590美元蝉联“亚太区最贵城市”,北京则以每平方米1250美元继续领跑中国内地。
亚太区装修成本持续走高,中国内地市场涨幅温和
《指南》显示,过去十二个月里亚太区大部分市场的装修成本持续上涨,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64%的亚太区市场出现材料成本上升,43%的市场面临劳动力短缺的情况。
区域内成本差异主要受当地市场特性、劳动力成本及法规环境等因素影响。发达市场如东京、新加坡、澳大利亚主要城市和新西兰等,成本均位列前位;相对而言,中国内地(天津、广州、成都)、越南及印度主要城市成本较低,但随着其中不少城市建设加速,整体成本格局也将持续演变。
根据仲量联行亚太区70%的成本管理负责人预计,未来一年内,通胀、汇率波动、融资利率上升及供应链压力等多重因素将继续推高区域内建造成本;相比之下,中国内地市场因竞争激烈、价格透明及材料替代选项丰富,装修成本涨幅预计温和并保持相对稳定。同时,随着建设活动放缓、劳动力供需压力缓解,中国内地的劳动力成本也将更为可控。
本地化策略缓解不确定性,前置性系统规划可控成本
《指南》建议,价值工程、技术规范细化和本地采购等方式,正成为提升整体成本可控性的关键策略;建议企业在项目初期就积极引入,以从容应对市场波动与政策不确定性,进一步提升项目成本的可控性。
《指南》也显示,办公室装修成本结构复杂,通常由多个部分组成,因此前置性系统规划尤为关键。其中,“建造成本工程”的占比高达41%,在中国内地这一比例更高达46%,主要受到业主原始楼宇条件与租户自身的设计及工程需求影响。此外,如涉及办公室搬迁,还需额外计入搬迁与复原费用。尽管这些成本未纳入标准装修预算中,但在整体资金规划中同样不容忽视。
此外,《指南》也揭示不同的空间布局类型与装修标准组合会产生显著造价差异。企业应基于其自身的发展战略、组织文化、用工模式和人才需求,在空间规划初期就厘清策略方向,从而在管控成本的同时,助力办公空间实现长期价值。
可持续发展需求持续增长,战略性投入抵消前期成本
企业对可持续办公空间的关注,已由过往的社会责任承诺转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策略。仲量联行发布的《2024未来办公调研》显示,超过62%的亚太区受访企业计划增加“可持续绩效”相关支出,45% 表示将仅选择具备气候事件抵御能力的建筑;与此同时,54%亚太区企业、56%中国内地企业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加大对现有空间改造的投资,72% 的仲量联行成本管理负责人认为,市场对绿色装修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尽管可持续材料或设备的前期成本可能较高,但其通常具备更高的能效等级或更长的使用寿命,可在运营期显著降低能耗与维护支出,从而抵消初始资本性支出;企业应将其视为长期价值的战略性投资,以提升运营效率、增强组织韧性,并兑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承诺。
与此同时,复原成本也正成为企业关注的新重点,尤其是传统“恢复原状”的条款常导致资源浪费与重复施工。《指南》指出,随着当前材料、家具与饰面成本的持续上涨,前瞻性企业正积极探索“低碳复原” 模式,以兼顾成本控制与碳排减量目标。此外业主与租户之间的深度协作也在加快推进。通过协商达成“更具弹性”的复原安排,能够在提升执行效率的同时,减少租期结束阶段的资源浪费。
追求高品质空间成市场主流,先进技术配置很重要
在亚太区,“追求高品质办公空间”已成为市场主流,中国内地市场在此发展方向上与亚太区保持高度一致。仲量联行观察到,近年来内地企业对办公空间品质的关注持续提升,越来越多企业将预算投向了能够直接提高“生产效率”与“员工体验”的领域,如智能会议系统、人体工学家具,以及具备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与新风联动功能的智慧空调系统。
《指南》指出,企业正优先加大对高品质办公空间的投入,重点聚焦先进技术配置与健康福祉功能。这一趋势主要由几项因素推动,包括人才吸引与保留、员工期望的变化,以及企业对品牌形象与设计一致性的追求。打造富有创新性、以员工为中心的办公空间,已成为提升员工体验与企业文化的战略投资,凸显优质办公环境在实现长期价值中的重要作用。
仲量联行智动办公中国区主席李晶表示,“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对办公空间的投资更加审慎,也更加聚焦长期价值。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客户将可持续发展、员工体验与成本管理并重,借助更前置、更系统化的策略布局,打造真正契合企业发展目标的办公空间。”(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