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经济在线成都9月1日讯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持续加剧的背景下,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展现出稳健复苏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较2024年全年提升0.3个百分点,表现好于市场预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IP+消费”等新兴模式快速发展,消费市场呈现出结构性复苏。外贸同样保持韧性,上半年货物贸易出口同比增长7.2%,有效缓解了部分外部摩擦带来的压力。
展望未来,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持续存在的摩擦挑战仍在考验中国经济。近期出台的个人消费贷款贴息、育儿保障等措施,正在从直接刺激和间接保障两个维度提振消费信心,释放内需潜力。与此同时,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成为政策聚焦重点,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手段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国企业也在积极构建全球化新格局,打造韧性供应链、深化本土化运营,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这些趋势为商业地产市场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仲量联行发布的《大中华区2025年二季度物业摘要》显示,甲级办公楼市场租赁需求释放节奏放缓,租户决策趋于谨慎,续租仍然是较普遍的选择。科技互联网依旧是主要需求来源,金融及专业服务业保持一定韧性。但受新增供应和需求释放不及预期影响,全国主要城市甲级办公楼空置率继续走高,租金延续下行,租户议价空间扩大。在成都市场,情况与全国走势基本一致。仲量联行报告显示,上半年成都新增甲级写字楼供应17.8万平方米,空置率升至32.8%,平均租金下调至每月每平方米77.3元,续租成为市场主流。
零售物业方面,上半年消费类宏观数据总体平稳,“国补”政策推动部分消费回暖,头部企业依然主导市场供给。但整体市场情绪保持审慎,商业招商和运营能力面临持续考验。仲量联行预计,2026年中国零售地产将进入“退潮期”,商业开发逐步收敛于一线城市,空置率有望在达峰后回落,一线城市零售租金可能率先企稳。在成都,零售市场同样承受压力。上半年蜀道云上城开业带来新增体量,部分存量项目启动改造升级,整体空置率升至11.5%。部分时尚业态与餐饮业态退租,市场修复需要时间。
物流地产方面,市场延续低位复苏态势。消费回暖带动第三方物流和电商需求回升,全国范围内新增供应保持稳定,但城市之间供应节奏差异较大,空置率和租金表现分化,部分城市租金受高供应预期影响继续下行。全年市场去化压力预计仍将存在。在成都,物流地产市场录得9.7万平方米净吸纳量,显示需求修复信号明显。尽管租金回落至每月每平方米17.2元,但空置率已有望逐步缓解,市场中长期前景值得关注。
总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商业地产市场在波动中显现韧性。仲量联行认为,政策支持与产业升级将继续为市场注入新动能,而成都等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表现,也为观察全国市场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