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成都看房

机器人加速进社区 物管行业探索人机共生新图景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5-11-11 20:09:16】 【来源:证券日报】

  AI与机器人技术加速落地,社区服务正被重新定义。

  日前,在第二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现场(以下简称“城博会”)现场,《证券日报》记者看到,外墙机器人、清洁机器人等产品集中亮相,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有物业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机器人正以“新员工”的形式加速进入社区,物管行业迎来“人机共生”的新阶段。

  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已步入万亿元时代。克而瑞物管数据显示,2024年物业管理行业整体营收规模达到1.75万亿元,维持增长态势。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物业管理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59.1亿平方米增加至2024年的314.1亿平方米,预计到2029年将进一步增长至近380亿平方米。

  但在增长曲线背后,行业正面临一系列结构性挑战——人力成本持续上升、利润空间被压缩、服务边界不断拓宽。管理面积的持续扩张,意味着对标准化、精细化管理能力的更高要求,传统模式难以支撑规模化增长,科技化、智能化被认为是行业发展的新引擎。

  在此背景下,一批物业企业率先以科技带动产业升级,通过研发机器人、打造智慧管理平台等,优化作业效率,提升服务品质,推动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在此次城博会现场,记者见到了碧桂园服务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碧桂园服务”)自研的“零号居民”机器人。碧桂园服务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截至目前,“零号居民”已在广州、上海等地超17个项目投入使用200台,年底计划突破1000台。这台机器人能够实现自主清洁、自动呼梯、避障作业等智能功能,大幅提升作业效率与安全性。

  “我们希望通过机器人去解决‘4D问题’(脏活、累活、有伤害的、枯燥的)。其实,这些工作本身就不一定该由人完成。”碧桂园服务副总裁、首席技术官赵晓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举例说,物业清洁中存在大量高危工种,比如擦玻璃、登高作业,这些工作长期以来依靠人工完成,不仅危险还难以保障质量。机器人要解决的,就是减少这些当前由人承担的风险和重复劳动。

  越来越多的物业企业正瞄准机器人赛道。例如,今年8月份,滨江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公司宣布与杭州宇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深度合作,双方将在AI智能化发展及机器人应用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今年4月份,南都物业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将增资杭州云象商用机器有限公司,加快布局商用清洁机器人赛道。

  随着AI与机器人加速进入社区场景,物业行业的组织模式也在悄然转变——“人机共生”或将成为新趋势。

  赵晓光进一步表示,未来的物业服务将进入“人机共生”阶段:“比如现在一栋33层的楼,由一位保洁阿姨负责,未来她可通过调度10个机器人,负责10栋楼的保洁工作。机器人负责基础劳动,人则负责指挥、维护和优化流程。这样一来,人能够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转向更具价值的管理与服务。”

  更深层的意义在于,科技能让更多人有机会被纳入社会劳动体系。“未来,也许一些残障人士、劳动不便者都可以通过远程操作、算法管理等参与工作,这是‘人机共生’的社会价值。”赵晓光说。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机器人在物业行业的应用,不仅意味着技术层面的进步,更代表着商业逻辑的转向。过去行业依赖规模扩张驱动增长,如今,随着数字化、人工智能和AIoT技术的深入应用,物业企业正从粗放式管理迈向精细化运营,头部企业有望在效率、品质与成本控制上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推荐阅读
 
成都市明确普通住宅土地增值税优惠条件
理性消费背后 成都商业展现双轮驱动新格局
成都混团世界杯即日开票 中国队阵容公布
当豆瓣遇上咖啡 成都文旅玩出喜剧新花样
 
· 泰康溢彩千家助老公益项目落地自贡
· 王小保为四川拿下全运会第五金
· 成都市武侯区青少年乒乓球联赛收官
· 手抓大闸蟹 电子科大发起捕蟹招募令
 
热门点击
  1. 重庆籍车辆泸定失联 找到疑似车上男子遗
  2. 住建部要求实施城市更新要防止大拆大建
  3. 存量房贷利率下降 二套房最低首付比或下
  4. 四川农村道交安全经费纳财政预算
  5. 湖南近两百台红眼客运被责令停运整顿
  6. 河北养老院等三类场所火宅隐患多
  7. 中石化降级 或因去年多起爆炸事故
  8. 邯郸小煤矿整合关闭的产业变局
  9. 事故演习的真与假
  10. 太原两千社区安全员一线举报隐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