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科技聚焦

水第四形态塑性冰七首次被成功观测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5-02-25 00:16:16】 【来源:科技日报】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借助位于法国劳厄-朗之万研究所内先进的中子光谱仪等设施,首次观测到水的奇异形态——“塑性冰七”(Plastic ice Ⅶ)。研究水的塑性态和超离子态,能帮助人们进一步理解木卫三、木卫四等冰卫星,以及天王星、海王星等冰行星的内部结构和冰川流动。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杂志。

  一般而言,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3种基本形态。但实际上,水还拥有更多形态,其中一些仅在高温高压下出现,被称为奇异态。15年前,科学家借助分子动力学模拟,预测了“塑性冰七”的存在,而此次研究则首次通过实验观测到了这一形态。

  塑性态是一种混合态,兼具固态和液态的特性。在“塑性冰七”内,水分子形成刚性立方晶格——就像在“冰七”(一种立方结晶冰形,降至室温后可在3GPa以上由液态水形成)内一样,但同时又表现出液态水内的皮秒旋转运动。这种奇特形态出现在177℃—327℃高温、0.1GPa—6GPa(1GPa=10亿帕)的压力环境下。

  准弹性中子散射(QENS)技术在此研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与其他光谱技术相比,QENS能更精准地探测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动力学。通过QENS,团队识别出了水在温度和压力发生变化时呈现出的3种不同形态:水分子同时存在平移和旋转两种运动的液态水;平移和旋转都被冻结的固态冰;以及位于中间的“塑性冰七”。在“塑性冰七”内,排列成有序晶体结构的水分子失去了自由平移的能力,但保留了旋转能力。

  进一步分析表明,“塑性冰七”的分子动力学可能比最初模拟的更复杂,其分子旋转机制不同于此前预测的自由转子行为。而且,水从“冰七”到“塑性冰七”的转变是连续的,这意味着“塑性冰七”可能是另一种在更高温度和压力下存在的超离子态的“前身”。

 
 
 
推荐阅读
 
四川造助力全球首例 一针杀伤癌王细胞
跟着赛事游四川 仁寿半程马拉松正式开跑
蒲江铁路物流港核心区一期项目获重要进展
成都银行五百亿元润园惠企金融行动启动
 
· 人工智能首次从零开始设计蛋白酶
· 四川大学与成都签约共建高水平医院
· 品牌滑雪指南发布 引领冰雪度假生活
· 四川达州无人机运输医疗物资首飞
 
热门点击
  1. 科研人员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2. 最新研究显示月球年龄比原来更老
  3. 谷歌透露下一个野心是构建健康人体地图
  4. 美敦力与先健科技扩大战略合作
  5. 高科技掌控生活 装上千里眼家里宝宝活动
  6. 四川律贝生物攻坚克难长薄鳅繁殖再创佳
  7. 四川省三项档案课题获国家立项
  8. 四川增强自主创新驱动升级  
  9. 院士创新工作站落户成都清科
  10. 易观智库发布中国搜索引擎报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