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新闻

疫情之下到家业务猛增 对国内零售业影响几何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0-02-17 23:32:46】 【来源:工人日报】

  疫情之下,老百姓宅在家里不出门,线上买菜成了一种刚性需求,这使得“送货到家”业务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和爆发式增长。据媒体报道,一直布局“到家”业务的盒马鲜生、每日优鲜、京东到家、美团买菜等生鲜电商企业业绩增长十分亮眼。

  不仅生鲜电商,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全渠道委员会近日针对部分企业的调查显示,受疫情影响,线下企业的到家业务普遍增长80%~200%之间,部分企业大年初一(1月25日)到正月十五(2月8日)期间的线上业务比去年同期增长三倍以上。

  从总体上看,线下商超无论大店、小店在某种程度上都成了一个或大或小的前置仓(离消费者较近便于配送的仓库)。即便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百货业态,也出现了到家业务急速增长的态势。以天虹百货为例,其目前几乎全部通过到家方式销售,现在每天已经通过到家业务,实现了10%左右的销售增长。

  虽然一些企业的到家业务增长迅猛,但客观来讲,本次疫情期间,不少企业也暴露出供应链不稳定、预测不准、波峰和波谷运力调配不均的问题,值得企业去调整和解决。

  居家隔离会加速消费者线上购物习惯的转化。这意味着,如果全渠道企业或生鲜电商能解决线上暴露出的问题,比如解决线上品种普遍比线下实体门店少以及供应链的问题,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提升企业的预测和管理水平,今后到家业务还将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与此同时,对于部分消费者来说,一旦消费行为养成习惯,要逆转回来并不容易。这意味着,即便疫情结束后,也会有很多原来不做线上线下融合的零售企业将考虑发展到家到店一体的业务。因此,这将倒逼线下实体商超、快消品企业和百货店进一步转型。

  有专家预计,未来线上业务的占比还将不断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实体店尤其是快消行业的实体店如何快速融入这个大趋势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对于未来的生存至关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在线上业务占比加速提高的同时,过去10年来,中国零售行业的线上业务一直处于创新的状态:从平台型网站,到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到社交电商,社区团购,再到近期的网红直播销售,中国线上零售的创新层出不穷。而此次疫情期间,又有一些企业开启了新的创新和尝试。

  例如,近日,银泰百货联合淘宝,推出导购在家直播计划,实现了“无接触购物”。这一新零售模式已初见成效:一名导购直播3小时服务的消费者人数,相当于平常6个月服务的客流。一次直播产生的销售额,相当于在门店上了好几天的班。可以预见,随着5G技术的普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未来更多无接触商业模式将逐步涌现。

  与此同时,在疫情期间,盒马鲜生等企业开启的“共享员工”模式,既解决了电商业务激增但人手短缺的现状,又缓解了实体餐饮行业暂时歇业无力负担企业成本的困境。有专家预计,“共享员工”模式可能成为未来灵活用工的一种常态。

 
 
 
推荐阅读
 
彭州九尺有个铁人副镇长 二十多天连轴转
锦江区启用人工智能红外热成像测体温
中国制造再获认可 挑战韩国行业领导地位
移动防疫知识视频彩铃助力彭州疫情防控
 
· 四川科协全力做好战疫一线精准服务
· 致远互联科技援驰新冠肺炎抗疫攻坚战
· 投资太阳能电池 通威股份一字涨停
· 华塑控股面临退市签新协议欲渡难关
 
热门点击
  1. 六月工业利润提速 新增利润扎堆少数行业
  2. 下月起银行免收养老金异地取现手续费
  3. 央企总资产达到三十五万亿 千亿级企业六
  4. 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增速放缓 苹果仍是霸主
  5. 成都高新区面向全国公开遴选优秀年轻干
  6. 货基宝宝退烧 新生代宝类产品挑战高收益
  7. 工商银行拟境内外发行优先股募资八百亿
  8. 消费税调整方案或将在四季度公布
  9. 四川发布第二批省级企业高水平研发机构
  10. 群雄角逐并购蓝海 产业资本强势进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