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新闻

经济数据数立信心 透露经济恢复向好三大信号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0-08-17 21:01:52】 【来源:证券日报】

  近日,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发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比前月收窄0.7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投资降幅持续收窄、出口增速达到两位数……笔者认为,经济数据在“数”立信心的同时也透露出经济稳定恢复、持续向好的三大信号。

  信号一,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投资、消费、出口逐步回暖,支撑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因素没有变。

  从消费来看,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其中,商品零售额从6月份的同比下降0.2%到7月份同比增长0.2%,今年以来首次由负转正。网上零售持续向好。1月份-7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60785亿元,同比增长9.0%,比1月份-6月份加快1.7个百分点。

  从投资来看,1月份-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6%,降幅比1月份-6月份收窄1.5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5%。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实现较快增长,民生领域投资继续加快,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稳步恢复,反映投资增长后劲的指标继续显好。

  从出口来看,7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29270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出口16846亿元,增长10.4%;进口12424亿元,增长1.6%。7月份出口增速远远高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也是去年3月份以来的新高。

  笔者认为,随着“新基建”的落地实施、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消费方式不断创新发展以及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效应的释放,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协同发展、互相促进的作用将进一步发挥,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信号二,产业升级持续发展,新动能持续释放,为经济回升向好提供新引擎。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特殊时期,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培育出越来越多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数据显示,以新产业、新产品和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动能逆势增长,1月份-7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7%,增速比1月份-6月份加快。同时一些新产品增势强劲,比如3D打印设备、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产销都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

  此外,从工业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分别同比增长9.8%、13%,都明显快于整个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从服务业来看,现代服务业的增长态势较好,7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3.7%,快于整体服务业的增长。

  新动能的不断壮大,将为加快中国经济恢复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信号三,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是保持经济稳定的基础,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要素之一。

  无论是“六保”还是“六稳”,就业都位于首位,就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稳定互为基础。而近年来,我国实施的一系列稳就业、促就业政策措施落地实施,使就业形势始终保持总体稳定。

  从当前就业形势看,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与上月持平。25岁-59岁就业主体人群的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

  从数据来看,随着经济形势的恢复,就业需求实际上是在扩大的,一些灵活就业在增加,比如直播带货、移动出行、网络零售等增加了一些新型就业,对稳定就业以及稳定经济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笔者认为,数据释放的积极信号不仅是中国经济韧性的表现,也是市场主体对中国经济信心持续增强的体现。

 
 
 
推荐阅读
 
美对华发动科技新冷战是为选举政治服务
百年人寿眉山中支直付速赔服务赢得客户点赞
元气满满的哥哥播出 陈学冬化身拼命三郎
存量增量改革并行 创业板探索新经验
 
· 彭州交通成功处置一起道路滑坡事故
· 中意人寿抗疫公益海报上线
· 全网顶尖极客即将会师成都
· 光线传媒成中国最值钱民营影视企业
 
热门点击
  1. 中国生产经营状态继续改善
  2. 六月工业利润提速 新增利润扎堆少数行业
  3. 下月起银行免收养老金异地取现手续费
  4. 央企总资产达到三十五万亿 千亿级企业六
  5. 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增速放缓 苹果仍是霸主
  6. 成都高新区面向全国公开遴选优秀年轻干
  7. 货基宝宝退烧 新生代宝类产品挑战高收益
  8. 工商银行拟境内外发行优先股募资八百亿
  9. 消费税调整方案或将在四季度公布
  10. 四川发布第二批省级企业高水平研发机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