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在线北京4月6日讯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日前发布了2022年首季中国内地和香港新股市场表现的分析及前景展望报告。
以2022年第一季度的融资额计算,在完成三宗重大新股上市后,上海证券交易所成为全球最大的上市地。深圳证券交易所在1只大型新股得以跻身成为全球十大新股之一后,取得第三位。韩国证券交易所、沙特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分别居于第二位、第四位和第五位,它们各自均有超大型新股上市,包括由一间电动汽车电池公司完成了全球最大宗新股上市。
德勤方面认为,在2022年第一季,面对包括美国缩表、加息和俄乌冲突在内的主要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事件,内地新股市场并没有如同侪香港市场那么直接受到巨大影响。若这些不确定因素,尤其是疫情及乌克兰的事件可于第二季内得以平息结束,内地市场的表现将会更出色,特别是当新股发行注册制能够于年内扩充至上海和深圳主板。
在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首三个月,北京、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总共有85只新股上市融资1,799亿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第一季度,当时有100只新股于上海和深圳两地上市募集761亿元人民币。虽然新股数量下跌15%,但是由于一间电讯公司回流上市进行超大规模的融资,令到整体新股市场的融资金额大幅增加达136%。大部份融资金额是来自上海市场,而深圳市场则录得最多新股数量,即41只。北京证券交易所只有7只新股融资12亿元人民币。
另一方面,美国缩表和加息,以及俄乌冲突拖累2022年首季香港资本市场的表现,导致新股市场放缓。这些外围发展令到能源及商品价格上涨、减少市场流动性和令到估值下调,影响部份较大型、知名新股的上市时间表。但是,若尤其是俄乌冲突能于友好的状况下得以平息的话,以目前于联交所有超过130宗申请上市个案来看,此强大的计划上市公司名单意味着投资者的胃纳有能力作强烈反弹,而上市的窗口期可变得更寛大。德勤方面认为,来自科技、传媒和电讯、医疗及医药公司,以及以环境、社会及管治业为主题的上市项目势将成为亮点。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令2022年第一季度中资企业上市受到打击,只有1间来自医疗器械的中资公司能够上市,融资3940万美元。相比2021年第一季度则有20只中资企业股票交易,总共融资43.7亿美元。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美国上市业务主管合伙人李思嘉补充指出:“在两国监管机构进行磋商一直获得正面发展的前提下,我们期望双方能就相关的审计监管事宜达成共识,有助增强投资者对中概股的信心,继而有助恢复中资企业在美国的上市活动。然而,我们也相信许多中概股会继续寻找其他的上市平台,尤其是香港以便能分散投资风险,带来更长远的利益。”(蒋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