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新闻

财政收入逐步企稳回升 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向好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2-11-05 09:25:07】 【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1万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4.1%,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6.6%。这个增速显示,在经济运行恢复向好的同时,财政收入逐步企稳回升。

  今年上半年,受一系列超预期不利因素影响,以及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我国财政收入形势一度较为严峻。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地、显效,经济逐步恢复发展态势,再加上大规模留抵退税集中退付任务基本完成后,退税冲减收入因素减弱,财政收入逐步好转。可以看出,前三季度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的财政收入,增速略高于GDP增速,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形成较好的良性互动。

  当前,我国主要经济指标恢复回稳,保持在合理区间,同时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值得一提的是,大规模留抵退税虽然拉低了财政收入增速,但这是一种政策性、主动性的减收。税务总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20日,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4万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超2.2万亿元,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增加企业现金流。税费支持政策的实施为市场主体增添了新的动能,专项债券加快发行使用推动投资稳中有升,一系列举措有效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这些都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较好支撑。

  也要看到,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仍面临较多困难。前三季度财政收入按自然口径计算还是负增长,这对财政运行来说,意味着收支矛盾依然较为突出,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面临的困难更多,基层“三保”任务还较重。

  如何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保证财政支出强度,成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面临的重要课题。当前,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落实落细各项政策措施,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特别是要继续实施好各项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同时,还要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实现扩大有效投资。此外,还可以多渠道盘活闲置资产,增加非税收入。通过促进经济进一步恢复发展,财政收入才能成为有源之水。

  在支出端,要在保持一定支出强度的同时,规范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今年前三季度的财政支出中,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教育等保持较大增幅,体现出财政支出对民生等重点领域的倾斜。同时,要加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确保资金和政策尽早落地见效,助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在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更要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防止年底“突击花钱”,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腾出更多资金用于保民生、促发展。

  确保财政可持续性,还必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财政体制改革进行了重要部署,明确要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下一步,通过推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宏观经济治理必将更有力、有效,推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推荐阅读
 
西南财大积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数字化运营和元宇宙 带动进口市场进一步增长
第十届白鹿中法古典音乐艺术季大幕待启
戴尔科技再度荣获绿色供应链卓异品牌称号
 
· 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成都高新区居前
· 四川籍体操运动员邹敬园夺冠英伦
· 成都蒲江二十万重奖面向全国征集创意
· 爱立信发布打破能耗曲线报告
 
热门点击
  1. 中国生产经营状态继续改善
  2. 六月工业利润提速 新增利润扎堆少数行业
  3. 下月起银行免收养老金异地取现手续费
  4. 央企总资产达到三十五万亿 千亿级企业六
  5. 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增速放缓 苹果仍是霸主
  6. 成都高新区面向全国公开遴选优秀年轻干
  7. 货基宝宝退烧 新生代宝类产品挑战高收益
  8. 工商银行拟境内外发行优先股募资八百亿
  9. 消费税调整方案或将在四季度公布
  10. 四川发布第二批省级企业高水平研发机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