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新闻

招聘广告骗求职者贷款买车 切莫轻信高薪保底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3-06-05 16:57:44】 【来源:经济日报】

  随着近期服务业的稳步恢复,货运公司愈发忙碌。有人趁机钻空子,假借网络平台、物流公司的名头,打起了“诱人”的招聘广告。这些招聘以高薪为幌子,忽悠求职者贷款买车,并承诺随时退车退款。广告宣称的生意看似“稳赚不赔”,实际上却暗藏风险。

  根据金融监管部门通报,不少人听信广告、贷款买车,入职后却发现货源不稳定、月收入较低,想退车退款更是难上加难。司机背负了高额贷款,但月收入却不足以偿还月供,不仅日常生活受困,征信记录还可能因无法按时还贷而受损,可谓雪上加霜。

  通过劳动获取合理报酬本身无可厚非,但天上不会掉馅饼。为了保护自身利益,求职者切莫轻信“高薪保底”的说辞。首先,贷款购车入职前,借款人要多问几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贷款买车?通常情况下,是否购买某件商品作为劳动工具、贷款买还是全款买,这些事项应该由劳动者自主决定,不能与网络平台、货运公司强制捆绑;二是货源是否稳定?如果求职者无法全面确认公司的经营现状,可通过签订合同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不要轻信口头承诺,以防投诉无门。

  其次,借款要通过正规金融渠道。“捆绑贷款”可能暗藏“非正规机构放贷”风险,也就是说,除了利息,借款人往往还需支付名目繁杂的手续费、保证金等。一旦无法按时偿还贷款,借款人还可能遭遇非法暴力催收。如果确有资金需求,借款人一定要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在办理贷款业务时,借款人要仔细、完整阅读合同条款,特别要看清楚几个重要信息,如贷款条件、还款要求、缴费名目等,如果合同上留有空白,切忌在他人的催促下贸然签字,更不可授权他人签字。

  相关部门要综合施策,既做好风险提示,又拿出有力措施,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金融管理部门的角度看,要持续严厉打击“李鬼”式的伪金融机构,严查金融机构的不合规经营行为,让借款人安心用贷、踏实经营、全力发展。

 
 
 
推荐阅读
 
华夏保险资阳中支开展爱心公益圆梦行动
关爱儿童健康成长 四川人保财险情暖六一
成都市郫都区青少年旱地冰球锦标赛开赛
电子科技大学发布今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 ‎电影漫漫长日将在上影节进行首场放映
· 中国文化中的莲荷意象特展即将开展
· 彝族民歌之乡音乐走进西华大学校园
· 西部首个奥特曼主题馆落户成都欢乐谷
 
热门点击
  1. 中国生产经营状态继续改善
  2. 六月工业利润提速 新增利润扎堆少数行业
  3. 下月起银行免收养老金异地取现手续费
  4. 央企总资产达到三十五万亿 千亿级企业六
  5. 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增速放缓 苹果仍是霸主
  6. 成都高新区面向全国公开遴选优秀年轻干
  7. 货基宝宝退烧 新生代宝类产品挑战高收益
  8. 工商银行拟境内外发行优先股募资八百亿
  9. 消费税调整方案或将在四季度公布
  10. 四川发布第二批省级企业高水平研发机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