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经济在线上海11月19日讯 2025年11月18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三十二届中国国际电力设备及技术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正式开幕。展会启用六大展馆,总面积达75000平方米,汇聚逾2000个全球品牌,预计将吸引超过70000名专业观众到场,其中海外注册观众已超过5000名。本届以“数智赋能、打造源网荷储新生态”为主题,围绕能源转型、源网荷储一体化和数字化趋势集中展示行业最新技术成果。
展会规模持续扩大,全球化配置能力进一步增强
从本届布局来看,EP电力展的行业平台属性进一步巩固。展会启用N1–N5和W5共六大展馆,整体面积达到75000平方米,形成从电力装备、数字能源技术到储能与氢能应用的全链条展示结构。展商数量超过2000个品牌,涵盖十多个国家与地区,ABB、西门子、伊顿等国际企业均携新品和解决方案亮相,体现展会在国际交流中的集聚效应。
主办方预计,本届展会三天将迎来超过70000名专业观众,海外注册观众已超过5000名,显示出电力装备、智能电网、储能技术在国际市场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凭借三十九年的行业积累,EP电力展在专业性、国际性与产业协同性方面形成稳定优势,在行业技术迭代、供应链协同和市场趋势判断中继续发挥“风向标”作用。
多年来,展会不断扩大展示范围,本届设置多个专题展区,包括国际储能技术应用、氢能跨界协同、CDCE2025国际数据中心及云计算展区等,进一步强化了对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的呈现深度。
数智化成为技术主轴,源网荷储一体化需求集中展现
本届展会以“数智赋能、打造源网荷储新生态”为主题,从企业展陈结构可看到行业技术方向的明显聚焦。展区围绕“十五五”新能源发展、能源转型与数字化趋势,重点呈现源网荷储一体化、智能化与低碳化的技术路线,反映出电力系统转型中亟需实现的系统性能力提升。
展会现场涵盖从电源侧新能源接入,到电网友好调度,再到负荷与储能端柔性管理的多维度产品与技术。行业领军企业展示的成果集中在智能装备、数据驱动的运维系统以及高效能量转换设备等领域,反映了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关键节点的技术进展。
根据原材料信息,本届展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储能技术的强化展示。国际储能技术应用展区聚合跨国品牌与国内企业,展示了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多场景应用方向,包括并网支持、容量扩展以及灵活性资源配置等。此外,数据中心及云计算相关展区的设置也进一步体现行业向数智化底座建设延伸的趋势。
整体来看,本届展会所呈现的技术线索围绕“智能化调度+数字化监测+高效设备”三大方向展开,表明在新能源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行业正在加快构建具备灵活调节和数字响应能力的新型电力系统。
氢能跨界协同成亮点,多赛道并行支撑产业协同发展
在能源结构持续深化调整的背景下,本届展会首次大规模设置“氢能跨界协同”专题展区,成为最受关注的新亮点之一。该展区展示了氢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潜力,以及其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的可能路径。氢能相关展示内容包括技术装备、产业合作及在多行业场景中的跨界探索,体现行业对未来绿色低碳技术布局的不断延展。
同期展出的CDCE2025国际数据中心及云计算展区,则展示了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在基础设施层面的新要求。数据中心、云计算与电力行业深度融合,被视为推动能源系统智能化的重要支撑。相关展区的设置显示出展会对关键技术交叉点的系统性关注。
从展区结构与展示内容可见,本届展会通过源网荷储技术、氢能跨界协同以及数据中心等多条技术链的并行呈现,构建了覆盖行业趋势、核心装备与系统应用的完整展示框架,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了系统化观察窗口,也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高质量建设提供了交流平台与产业互鉴基础。(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