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下午,成都综合保税区海关,车流来往不息,大厅内报检报关的人络绎不绝,但一切却显得有条不紊、多而不乱,这主要得益于成都海关的改革成效。
当天,全国人大代表及省人大代表等一行20余人来到成都综保区进行调研,深入了解了四川省内全领域、全区域通关一体化物流体系的“全域通”建设以及相关改革措施。《金融投资报》记者从现场获悉,上海自贸区14项海关监管创新制度中有8项已在成都综保区内先行先试,而高效、低成本的“全域通”改革将于今年10月份全面覆盖全省所有监管区。
8项改革先行先试
四川打造西部准自贸区
复制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成都海关早已先行先试,14项制度已有8项在成都高新综保区施行
8月15日,省政府网站发布《关于印发成都市部分区域学习借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方案的通知》,明确了打造“西部准自贸区”的学习借鉴方案。《方案》提出,要在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含高新、双流园区)、成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2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探索形成的、不涉及法律法规调整的成熟经验,积极开展投资、金融、贸易便利化等4个方面17项任务的改革试点。
事实上,复制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成都海关早已先行先试,14项制度已有8项在成都高新综保区施行。
据成都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已实施的改革中有6项涉及通关程序的优化,分别为区内自行运输制度、加工贸易单式核销制度、集中申报制度、简化通关作业随附单证、集中汇总制度及智能化卡口验放制度。
通关程序的优化,给企业带来的是看得见的成本降低和时间的缩短。据英特尔公司测算,仅区内自行运输制度,每月节约费用超过10万元,整体通关时间减少6个小时,成都和大连两地间运输时间由原来的2-3天缩短至1天,截至目前节省运输等相关费用超过120万元如果该模式扩大至其在华所有企业,每年将节约运营成本2000万元。
同时,成都综保区内已有18家企业开展集中申报制度,企业报关单量比逐票报关降低约90%。区内进出口业务量最大企业富士康自该业务开展以来,通关时间已由之前的4-5小时缩短为现在的20-40分钟。
而另两项制度涉及保税功能拓展,为保税展示交易制度和境内外维修制度。目前综保区高新、双流两个园区均已搭建完成保税展示交易平台。而区内的富士康成为海关总署特批的全国首批内销自产品售后返区维修的试点企业,试点以来已维修苹果平板电脑1.8万台。
另外,国航与斯奈克玛公司合资的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公司已落户双流园区,目前商务部已批复同意在园区开展境外CFM56系列发动机保税维修业务。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具竞争力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之一。
“全域通”将扩围
切实降低通关物流成本
“全域通”还将逐步拓展到遂宁、宜宾、泸州等地,预计今年10月底将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全域通关一体化
“全域通建设是以信息互联互通打破进出口物流链条上的障碍,以货物科学合理流向设置作业流程,以企业实际需求优化通关模式,实现四川省内的全领域和全区域的通关一体化,提高整体通关效率,降低通关物流成本,畅通国际物流通道,助力地方口岸发展,也为承接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做好准备。”成都海关副关长倪藻在谈到“全域通”如是说。
去年6月28日,在成都双流空港与综保区之间的正式启动全域通关模式,2014年1月又在青白江铁路口岸开始测试,并于6月20日将“全域通”正式拓展至青白江铁路口岸,至此“全域通”模式已覆盖了综保区、双流机场、青白江铁路口岸等主要业务现场。
据成都海关统计,截至7月“全域通”已安全运行15余万票,货值396.36亿美元,简化了10余个通关环节,至少缩短企业通关物流时间3-5小时。而据参与试点的企业,如仁宝、纬创、沃尔沃等测算,机场与综保区之间企业每票进出口货物可减少通关成本135-160元,省内地区间每标箱货物物流成本可降低500-1000元,累计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1800万元,同时也节省了企业人力成本。
与此同时,双流机场、青白江铁路口岸等关区口岸的物流枢纽功能进一步拓展,今年上半年两地货运量分别增长51%和77%。在海关内部,通过简化通关手续及在物流管控中实现的智能化管理,也使成都海关在整体业务持续增长的状况下,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得到提升,一线实际监管得到进一步增强。
此外,倪藻还表示,“全域通”还将逐步拓展到遂宁、宜宾、泸州等地,预计今年10月底将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全域通关一体化。“成都海关积极响应企业的应急需求,加班加点帮助企业完成加急的报关查验,真正是在为企业考虑。2012年,德州仪器被海关授予A类企业资质及区港联动认证,这帮助德州仪器更快完成通关并缩短了到客户端的运输时间。”德州仪器成都公司相关负责人在谈到成都海关对公司的支持时表示。
该负责人认为,支持德州仪器成为开展园区内首家“账册自存”业务的试点企业,保持与企业的高效沟通,通过推行无纸化通关,分送集报等贴合企业需求的操作实践,提高通关效率,推动批准成都综保区与上海浦东机场保税区的保税空运结转等一系列工作都表明,德州仪器当初选择落户成都,选择在中国建立制造基地是十分明智的选择。其亦透露,未来15年在成都的投资总额预计最高可达16.9亿美元。(本报记者 苏启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