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四川新能源汽车已经具备量产条件,计划将在2015年建成年产5000辆的纯电动客车生产线,2016年时量产各类型纯电动汽车3万辆。”四川省政府第5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引起了四川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汽)新能源汽车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曹国栋的高度关注,“这是川汽生产的‘野马C31’纯电动轿车,今年内就将有200辆新能源汽车正式投放成都市场。”
而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相关各方后也获悉,高度关注这一《方案》的并非个别人士,而关注的重点则是《方案》对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能量,以及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产生的影响。
即将迎来“量产时代”
《方案》已将新能源汽车列为了四川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之一。省政府要求抓住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难得机遇,研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积极抢占市场先机。对此,四川汽车产业协会会长岳有仁认为,尽管目前推广新能源汽车还有一定的难度,但节能和环保都要求必须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省政府正是站在这样的战略高度而作出的决定。
曹国栋说,“野马C31”是一款纯电动轿车,车身重量1.3吨,充满一次电,可跑220至280公里,充电也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如果有急事,快速充电10分钟,就可以跑50公里路程。“充满一次电需要消耗电能40度,按照目前成都商业用电价格计算,分摊到每公里的动力成本也就0.12元。新能源汽车虽然一次性投入大,但长期使用肯定划算。”
“2015年,川汽将在国家级经开区成都龙泉驿区建成5000辆产能的电动客车基地,其中,气电混合的大巴车将首先用于富临集团旗下的运业公司。”曹国栋说,既然有人对消费新能源汽车有点不放心,就用给他们看。事实上,气电混合的大巴车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续航里程将增加到400至500公里;二是电池重量将进一步下降。
据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投资服务局副局长董勇介绍,目前在经开区涉足了新能源汽车的企业有川汽、沃尔沃、瑞华特等,整个经开区对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年产能为24000辆,涉足新能源汽车配件的企业有联腾动力、卡倍亿等公司。
对产业链的影响看得见
《方案》将给四川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研发、制造、市场销售及消费各个环节都将带来一定的影响。在研发环节上,成都联腾动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史迪新说,新能源汽车重在研发,如果技术问题不过关,产业化就是一句空话。他随后解释说,目前纯电动汽车技术难点在于电池重量太重,对动力消耗过大,充电不方便。“公司与乌克兰专家一起成功研发了双电力系统,以增加行驶里程,目前正在等待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检测。”
目前川汽与清华大学、西安交大、西华大学等合作,已经获得了20项专利,其中3项为发明专利。为了发展四川新能源汽车,省上要求由川汽牵头组建新能源汽车集团,东电集团、长虹集团、天齐锂业等单位参与,以整合资源和力量。
在制造环节上,目前川汽已经与东电集团、长虹集团及有关高校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合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同时川汽在绵阳市高新区防灾减灾园总投资30余亿元,建设年产12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能力,目前项目已经破土动工。
在市场销售环节上,四川市场空间巨大。如上市公司富临运业目前投入营运的车辆就多达上千辆,这些车辆逐渐需要更新换代,同时,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还需要增加车辆的数量。到2016年底,中央国家机关以及纳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的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总量的比例不低于30%,以后逐年提高。“以往到外地城市推广电动出租车,人家给的答案往往是等规划吧,现在他们主动找上门来了。”曹国栋说,“河南今年内就要1000辆电动出租车,明年数量会增加到5000辆。”
在消费环节上,政府对购买新能源汽车,除了全额免征车辆购置税外,还有另外的补贴。曹国栋举例说,如川汽一款名叫“川汽野马SUVT70EV”的纯电动汽车,政府补贴后的实际售价约为18万元。
产业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曹国栋坦言,目前电动汽车技术已经过关,但市场接受度低,产业化比较困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因为电动车的“三电”(即电机、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成本太高而导致电动车成本及销售价格偏高,在价格上没有竞争优势。
其二,缺乏配套设施。虽然目前已经在有电动公交车的地方设置了充电桩,但市区外难以保证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其三,售价偏高。因为新能源汽车成本较高,虽然国家进行了补贴,但其售价仍然高于普通汽车。
对于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困难的问题,《方案》要求按企业投资为主、政府鼓励引导的原则,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等相关方面推进充电桩建设,主要在新建小区、公共停车场、商场等公共建筑的停车位配建充电桩。“产业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方向是确定了的。”岳有仁说。
本报记者 杨成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