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31日,成都市政府公布了 《成都市学习借鉴中国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工作推进方案》 (以下简称 《方案》),出台了55条学习借鉴的具体举措,主要在于对外贸易通关一体化、商事登记制度、跨境贸易和投资的人民币结算业务流程等方面的改革。这将对成都发挥四川“首位城市”示范作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给相关行业及其企业将带来什么样的机会?如何抓住这些机会?为此,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人士。
对出口企业有正面影响
《方案》在推动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方面,在上海自贸区总结推出的14项海关监管服务政策中,目前已有8项在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先行实施。在推进更加便利的海关监管制度方面,将实行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制度和先进区、后报关制度。允许企业先凭货物舱单信息提货进区,再在规定时限内办理海关申报手续。
“目前戴尔电脑每周都要通过‘蓉欧快铁’发往欧洲市场,估计随着《方案》的实施,在量上还会有所增加。”成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秘书长袁昕说,接下来,协会将对成员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他们对《方案》的理解和利用情况,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分享改革“红利”。
对于《方案》的实施给相关行业及其企业将带来的机会,聚集了四川80%以上鞋业研发、制造企业,从业人数近10万人的西部鞋都总经理彭军充满了期待,“这将推动四川鞋业出口放量,实现我省鞋业借道俄罗斯,辐射中亚、东欧等国际市场的目标,帮助川鞋成功走上国际舞台。”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认为,《方案》的实施将促进产业转型。要想利用优惠政策,首先必须有可出口的商品,而过去四川出口的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这些产品已经没有了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优势,因此,必须转型升级。
注册资本登记大“松绑”
《方案》创新商事登记制度,进一步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除法律法规有特殊规定的外,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1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全体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公司全体股东(发起人)的货币出资金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以及公司股东(发起人)缴足出资的期限。试行“先照后证”登记制度,允许“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
“过去跑一家公司的开办手续,没有一、两个月时间是不得行的,而注册资本必须兑现。”成都一家专业从事工商注册事务代理的中介人士说,今后就方便多了,开公司更容易了。
“这样的改革力度可以称得上前所未有”,盛毅预计《方案》实施后,将打破现有体制和制度的平衡状态,在打造“有限政府”,放开行业准入,改革审批制、探索建设更加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形成有益经验并对全省改革产生示范效应,进而对四川正在建设的天府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等提供新的改革思路。
在盛毅看来,在成都自贸区暂时不能获批的情况下,成都市出台的《方案》,学习借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的做法,本身就是一种改革之举,可以为成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作一些探索和尝试,积累经验。
川企需“补课”产融结合
《方案》要求,简化跨境贸易和投资的人民币结算业务流程,并探索开展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意愿结汇制。《方案》提出,拓展境外融资渠道、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将开展有利于总部经济发展的金融业务。
西南财经大学副教授尹志超说,这是大势所趋,因为要扩大对外开放,就必须在贸易和投资结算业务流程方面采取更多的“便利化”措施。“至于人民币跨境贸易和投资结算方面,究竟能在多大范围内得到境外企业的认可,这将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经济发展情况,汇率升降趋势等。”尹志超认为。“简化跨境贸易和投资的人民币结算业务流程,这将推动四川企业在对外贸易与投资中更好地与金融融合,形成金融支持贸易、贸易和金融互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格局。”盛毅建议四川企业首先需要在思想观念上有一个“革命”,需要在“产融结合”上“补课”。
袁昕则认为,以上要求不仅对内资企业,而且对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都有促进作用,试点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意愿结汇制,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企业落户成都。
本报记者 杨成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