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金融投资报记者获悉,成都海关将于12月1日正式加入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届时,四川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龙尾将纳入长江流域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范围。这标志着长江经济带这一“世界最大的内河经济带”将正式实现龙头、龙身、龙尾相互支撑、良性互动,长江全流域12个海关形成“多地通关、如同一关”通关新格局,横贯我国东中西部,连接东部沿海与广大内陆,覆盖全国海关近一半的业务量。
9月,位于长三角的上海等5个海关先行试点,成都海关在今年10月22日实现“全域通”全省联动,在成都海关关区自身实现通关一体化。12月1日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推广至含成都海关在内的整个长江经济带其他12个海关,海关制度创新的红利将辐射到整个长江流域。
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旨在尊重市场和物流规律,对长江经济带海关的通关监管与服务实施优势集成、资源整合、专业分工,打破管理区域界限,通过建立区域通关中心,打造统一的申报、风险防控、专业审单和现场作业平台,实现区域内企业自主选择报关纳税和货物验放地点,区域海关统一高效执法、无缝对接服务。据介绍,改革内容包括口岸清关、转关、“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属地申报、属地放行”、一体化通关等5种通关方式,覆盖企业在区域内各海关办理报关手续的所有进出口货物。届时企业通关模式也将发生较大变化。
由于深居内陆的区位劣势限制,四川的进出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先天的不足。成都海关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通关一体化改革下,企业可以根据物流合理流向自由选择申报地和验放地,减少了物流链条上繁琐环节,降低了企业整体物流成本,给了企业更大的自主选择权。
“目前,成都海关已经实现关区内部的通关一体化,但是难点在于长江流域经济带跨区域的通关需要不同地区的海关协调。”成都海关该负责人表示,一体化改革正式实施后,将形成运转更高效的一体化管理机制与运作模式,跨区域通关将更便捷,惠及企业范围更广泛。相较于今年7月开始实施的京津冀一体化改革,长江经济带海关的一体化改革参与部门更多,情况更为复杂,改革力度更大,辐射领域亦更广。“较以往而言,本次改革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从根本上打破了地域限制和关区的行政界线。这种‘多地通关,如同一关’的通关一体化,将是改革开放以来海关最具革命性的变革。”
本报记者 冷一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