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六方面17项政策意见。指出在全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形势下,促进全省内贸流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内贸流通引导生产、扩大消费、吸纳就业、改善民生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打造四川特色电子商务平台
《意见》提出,加快建设省级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及流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围绕四川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全国领先的本土电子商务平台。实施“全企入网工程”,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广“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新型配送模式,支持电子商务向农村延伸,推动居民服务、休闲娱乐、旅游、金融等领域电子商务的应用。
与此同时,要有效衔接城市配送、城际配送、农村配送,有序建设物流枢纽、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基地,高质量发展现代物流集聚区,逐步建立城乡一体、集聚发展、运转高效的物流配送网络。
推进连锁经营企业横向发展,以“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建设为契机,拓展社区、农村、高校、机场等经营领域。
支撑餐饮业连锁经营
在完善现代流通体系方面,《意见》提出要强化规划引领,制订全省公益性批发市场发展规划,统筹公益性市场建设,加快建设公益性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市场。加强产销衔接,支持开展“农批对接”、“农超对接”。支持流通企业和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社等经济实体及各类经纪人、个体经营者发展壮大。
完善居民生活服务体系。大力促进餐饮企业转型升级,支持餐饮业发展连锁经营、网络营销,创新管理方式和经营模式。推动具备条件的川菜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快川菜产业向大众化、信息化、品牌化、标准化、国际化发展。
构建绿色循环服务体系。持续推动我省纳入商务部流通领域节能环保“百城千店”示范工程企业、四川省“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企业搞好示范试点工作。
拓宽流通企业融资渠道
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不过流通企业。《意见》强调,积极培育大型流通企业,同时,扶持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加大对流通企业兼并重组的金融支持力度,对进入“四川省重点培育的大企业大集团名单”且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继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利率适当优惠。支持流通企业直接融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重点解决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在资金、市场、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困难,改善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生产发展环境。
此外,还要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构建内外贸联动新机制,搭建内外贸协作平台。
发挥流通促进消费功能
激活省内消费市场。推动全省内贸流通企业深入开展“惠民购物全川行动”。重点突出全省性重大活动,举办好“迎春购物月”、“天府网交会”等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展会促销活动。
深入开展“川货全国行”活动,扩大四川商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加强对消费品市场发展规律和深层次动力的研判,大力推动内贸流通业与旅游、文化、健身、养老、医疗、体育、休闲、娱乐等服务业融合发展,推进信息、绿色、住房、旅游休闲、教育、养老健康六大领域消费。
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
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法治十分重要。《意见》提出,要着力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切实减轻流通企业负担。深化内贸流通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清理行政审批前置条件,重点清理和减少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清理各类年审、年检和与之挂钩的培训、收费等。
依法规范市场。规范举报投诉工作程序,有效维护市场秩序,净化消费环境。重要的是,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加强对互联网搜索引擎的监测,健全“网上发现、线索通报、源头追溯、属地查处”机制,强化网络商品源头集中治理。引导建立市场化综合信用评价机制,支持建立第三方专业信用评价机制。
本报记者 苏启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