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4年是四川省工商工作的改革年。2015年1月21日,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到四川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了解到这一年来省工商在服务发展、市场监管、消费维权和自身建设等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一年来,四川工商围绕“257”战略目标,大力实施商事制度改革。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12月底,全省各类市场主体(含分支机构)达到355.0万户,注册资本(出资金额)4922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0%和17.4%。全年查处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案件总数40814件,位居全国第五;案件总值46405.9万元。受理消费者投诉50050件,同比增长3.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237万元。
商事制度改革初见成效
2014年不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年,更是商事制度改革的启动之年。“我们把这项改革作为全局性工作,举全系统之力全力推进。”四川省工商局局长万鹏龙表示。
据省工商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从2014年3月1日启动之日开始,至12月,四川省新登记各类企业14.0万户,同比增长了64.5%;新增注册资本6660.1亿元,增长58.0%。其中新登记私营企业13.1万户,增长68.0%,平均每天新登记私营企业609户,比改革前增加246户;新增注册资本5215.7亿元,增长115.3%,户均注册资金由改革前的310万元增加到398万元。新增私营企业户数与个体工商户数之比由去年同期的1:4.5优化为1:2.8,市场主体结构更趋合理;新登记“1元企业”和亿元以上私营企业分别为191户、697户,分别占新登记私营企业总户数的0.14%、0.5%,注册资本保持理性。
市场监管体系逐步完善
市场监管体系也逐步完善。2014年中,省工商建成了全省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过渡系统,出台《四川省企业年度报告暂行办法》,建立以“黑名单”管理应用为主导的失信惩戒机制。自2014年10月1日企业年报公示正式实施以来,截止12月底,已有16.9万户企业完成2013年度年报公示,公示率26.9%。“四川信用网”全年新增企业信用信息131万条,提供查询2026万次,日均查询5.6万次,同比增长79.7%。
此外,“红盾春雷行动2014”也引起了不少关注,立案查处案件5508件,案值9134.0万元。
另外,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上取得新进展。一方面,加大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查处力度。据介绍,2014年增加抽检品种,强化不合格商品跟踪抽检,立案查处案件3133件,下柜不合格商品货值345.6万元;检查相关服务行业经营行为,立案2323件,案值2219万元。另一方面,健全消费维权网络。在10487个行政村和城市社区建立消费者投诉站和12315联络站,在4476个商场、企业、景区等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
本报记者 冷一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