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成都家庭金融资产占比仅为总资产的8.58%,其中,股票资产以62.47%的占比稳居风险资产第一,非金融资产中,住房资产占到了58.06%。”在西南财大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金研中心”)近日发布的《成都家庭季度报告》中,对于上述热点问题作出了如是阐释。在当日的发布会上,金研中心负责人还就成都家庭的财富状况进行了多层面的分析。
成都家庭总资产呈先减后增态势
金研中心调查发现,去年二三四季度,成都家庭总资产与全国其他省会城市呈现相同趋势,均为先减后增。其中,家庭总资产“几乎不变”的家庭占比从二季度的62.9%上涨到四季度的65.43%,占比遥遥领先于总资产有变化的家庭。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家庭总资产虽然变幅不大,却出现明显的结构调整态势。以第三季度为例,成都人持有的风险资产显著增多,而无风险资产、工商业资产、住房和其他非金融资产均有一定程度减持。
但即便如此,成都家庭的金融资产占比仍然很低,仅为总资产的8.58%,其中无风险资产占比高达76.99%,风险资产和借出款分别仅占13.19%和9.82%;而风险资产里又属股票资产最多,以62.47%的占比稳居第一。在非金融资产里,住房资产占到了58.06%,远超工商业资产和其他非金融资产,占比分布与全国其他省会大体相同。
1月19日,股市出现大幅下跌,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标志着股市结束了自央行2014年11月21日降息引起的资本市场“狂欢”。而在当前楼市与股市均出现下行的市场行情之下,是否是买房投资置业良机,或者是否是卖房投股或卖股投房的时机?也成为众多成都人关心的问题。
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去年,成都人对股市与楼市的预期则逐渐形成落差。其中,就去年前三个季度来看,成都家庭对房价的预期则持续走低,其中认为房价会“上涨一点”的家庭比例从31.38%骤减至16.46%;而与之相反,同期成都家庭对股市的预期由悲观转为乐观,看涨家庭占比也有所增加。尤其是第三季度,认为股票会上涨的家庭占比达到41.60%。
此外,报告显示,从一季度到四季度,成都家庭对物价的预期持续走高,其中预期物价“上升一点”的家庭从一季度的42.98%上涨到四季度的50.96%。
近五成高收入家庭参与民间借贷
借贷无疑也是家庭金融中的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据金研中心调查,去年4个季度中,成都家庭的总体借贷需求和新增借贷需求呈“先减后增”态势,均为二季度最低,此后两个季度持续回升,四季度与一季度基本持平。值得注意的是,后三个季度的借贷需求“完全没有满足”家庭比例最高,分别达38.2%、43.68%、57.19%,且逐季上升。
与此同时,金研中心指出,全国家庭正规借贷比例普遍低于民间借贷,成都也不例外,贷款借入中,34.1%的成都家庭依赖民间,仅有16.9%靠正规银行。其中,高收入家庭民间借贷参与最活跃,收入越高,民间借出最多。在高收入家庭中,参与民间借贷者已高达48.4%,25.3%为民间借出。而低收入家庭则是民间借入最多,依赖银行贷款最少。数据显示仅有8.4%的家庭靠正规银行贷款,39.5%的家庭依赖民间借入。
金研中心还指出,成都家庭借贷主要用于住房和生产经营。高收入家庭的民间借贷中,用途排名前三的依次为住房、生产经营和汽车,其比例分别为23.3%、7.8%和4.7%;低收入家庭的民间借贷中,用途排名前三的依次为住房、教育和生产经营,占比分别为28.2%、8.1%和7.7%。
另一方面,户主年龄、学历、是否党员对借贷参与也有显著影响。获得银行正规贷款家庭中,最多是户主年龄在31-45岁的家庭,其数量占获得正规贷款家庭总数量的24.5%。而民间借贷市场上,借入最多的家庭为户主年龄在46-60岁的家庭,占借入家庭总数的41.7%。
而户主学历越高,其正规借贷也越容易,因此银行贷款比例越高,民间借贷参与度越低。户主学历从“初中及以下”到“本科以上”的家庭的银行贷款比例从11.0%上升到31.0%;民间借入比例则从39.5%下降至24.7%。另户主是党员的家庭的银行贷款比例高于非党员,民间借入比例低于非党员。
此外,成都家庭民间借出对象里,50.6%为朋友同事,其次是借给兄弟姐妹,比例为25.4%。其借出方式灵活便捷,但因“磨不开”的人情,85.6%的借出只有口头缔约,98.6%无担保,84.9%无约定期限,97.6%无利息,99.1%无抵押,因此中心负责人特别提醒,此类借贷更需警惕偿还风险。
本报记者 吉雪娇
|